阳泉县
①西汉置,属六安国。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寰宇记》卷129寿州霍邱县:“古泉水之阳,故名阳泉。”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移治今霍邱县东北,淠河入淮口附近。南朝宋废。
②三国蜀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孝泉镇。西晋废,后复置。北周移晋熙郡治此。隋初郡还治晋熙,此城遂废。《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九年(432),五城人帛氐奴与赵广起事,“诈言司马殿下犹在阳泉山中”。即此。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霍邱县西北。因在泉水之阳得名。属六安国。三国魏移治今霍邱县东北。东晋废。
①西汉置,属六安国。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寰宇记》卷129寿州霍邱县:“古泉水之阳,故名阳泉。”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移治今霍邱县东北,淠河入淮口附近。南朝宋废。
②三国蜀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孝泉镇。西晋废,后复置。北周移晋熙郡治此。隋初郡还治晋熙,此城遂废。《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九年(432),五城人帛氐奴与赵广起事,“诈言司马殿下犹在阳泉山中”。即此。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霍邱县西北。因在泉水之阳得名。属六安国。三国魏移治今霍邱县东北。东晋废。
即五雷山。在今湖南慈利县南三十里。即“五雷山”。
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南。《新唐书·康承训传》: 唐咸通十年 (869),康承训攻庞勋义军,庞勋将 “王弘立度睢,围新兴、鹿塘”。即此。《方舆纪要》 卷50永城县: 鹿塘寨 “在县东南”。在今河南省永城市东
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磁村镇。原称磁窑务,旧为淄川县重要集市之一。明嘉靖 《青州府志》 卷11: 磁窑务集,“山南通莱芜,西通章丘,去淄川二十里”。集镇名。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部偏南。磁村镇人民政府驻地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六十里大吉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徙东阿县治此。金为利仁镇。古镇名。即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旧县乡。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东阿县从南谷(穀)镇徙治于此。
即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岸之宋卡。为古代横断半岛路线主要港口之一。见《郑和航海图》。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作宋脚。谢清高《海录》始作宋卡。
隋置,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街道。《明史·太祖本纪》: 龙凤元年 (1355) 定计渡江,“诸将请直趋集庆 (南京市)。太祖曰: ‘取集庆必自采石始。采石重镇,守必固。牛渚前临大江,彼难为备,可必克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南宋后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贵州贵阳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贵阳市及清镇、龙里、修文等市县部分地区。南宋后废。
唐贞观元年(627)置。为十道之一。因在陇山之右(西),故名。据《唐六典》卷3:辖境“东接秦州,西逾流沙,南连蜀及吐蕃,北界朔漠”。相当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地。开元二十一年
古城名。在今山东济南城东三十里。《寰宇记》卷19历城县引 《三齐记》 称: 鲍城 “鲍叔牙所食邑也”。《明一统志》 卷22济南府载: “世传鲍叔牙、管仲分金于此,山下有鲍城。”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即今云南昌宁县。元属顺宁府。明改广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