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高县

阳高县

清雍正三年(1725)改阳高卫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东北部、长城南侧,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大同市。面积 1726 平方千米。人口28.7万。辖7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西汉置高柳县,为代郡西部都尉治;置参合县(今县南),属代郡。东汉废参合县,末年废高柳县。北魏复置高柳县,为高柳郡治;后废。唐贞元十五年(799年)置清塞军。辽置长青县,属大同府。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长青为白登县,仍属大同府。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白登县为镇,并入大同县,寻复置县,属大同路。明洪武初废白登县,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属山西行都司;三十一年在今址筑阳和城;宣德元年(1426年)移高山卫同治。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高山并为阳高卫,六年移大同府于此,八年移还故治。雍正三年(1725年)改阳高卫为阳高县,治今址,属大同府。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专区,1993年属大同市。地处桑干河中上游。桑干河、白登河、黄水河、吾其河、黑水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玉米、小麦、高粱、谷子、油料作物、甜菜为主。矿产有煤、铁、石英、大理石、石灰石、铅、锌等。工业有煤炭、机械、化工、制药、建材、冶金、纺织等。京包、大秦铁路和张同、大阳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云林寺、古城堡墓群等。


猜你喜欢

  • 饶阳县

    ①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南二十里。《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 在饶河之阳,故名。” 东汉属安平国。三国魏属博陵郡。西晋属博陵国。北魏属博陵郡。北齐天保五年 (554)移治今饶阳县

  • 殷州

    ①北魏孝昌二年 (526) 置,治所在广阿县(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辖境相当今河北隆尧、内丘、临城、柏乡、高邑、宁晋、赵县、元氏、赞皇、栾城等县地。北齐天保二年 (551) 改为赵州。②北魏置

  • 革吉

    原为堆噶尔本所辖牧区部落。在今西藏革吉县境。1960年以革吉、亚热、邦巴、雄巴等牧区部落设革吉县,驻那坡。

  • 站面砦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7恭城县: 站面砦,“《志》 云: 县有势江原,离县最近,叛瑶横恶,与站面、淘江相匹”。

  • 两浙

    ①地区名。浙东、浙西的合称。泛指今浙江全省及江苏南部一角。《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氏兼有两浙几百年。”即指此。②路名。宋两浙路的简称。(1)地区名。浙东和浙西的合称。(2)宋两浙路的简称。参见“两

  • 徐塘

    亦称徐堨。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南东关镇东。为三国吴诸葛恪所筑。《三国志· 吴书 · 丁奉传》: 建衡元年 (269),“奉复帅众治徐塘”。即此。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南一带。三国魏嘉平四年(252年),吴诸葛

  • 森吉图

    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北一百四十里森吉图乡。清于此设千总驻守。

  • 奈王井

    在今陕西靖边县西。《宋史·西夏传》:元丰四年 (1081),分道伐西夏,内侍王中正 “至宥州奈王井,粮尽,士卒死亡者已二万,乃引军还”。

  • 合江州

    ①南宋置羁縻州,属黔州。治所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元改为合江州长官司。②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合江县置,属重庆路。治所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大桥乡西。寻改为合江县。南宋置,治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

  • 九座山

    一名仙游山。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元和志》卷29福州仙游县:仙游山“在县西二十里,县因以为名”。《明一统志》卷77兴化府:九座山“在仙游县西北。山有九峰,故名”。《清一统志·兴化府》 山川:九座山“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