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石牛道。古代陕西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间的主要交通路线。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入蜀,经广元市而至剑阁县。《方舆纪要》 卷66四川: “石牛道亦名金牛道。”即“石牛道”。
亦作沙山。在今江苏张家港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江阴县 “香山” 条: “砂山在县东四十七里。相传初本平地,晋宋间,江水泛涨,涌沙石成山。”
唐安西都护府属地。在今新疆柯坪县东。《新唐书· 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自拨换、碎叶西南渡浑河,百八十里有济浊馆,故和平铺也。”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观海卫。即今浙江慈溪市东六十四里龙山镇。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戚继光大败倭寇于此。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南龙山。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
唐贞观四年(630)以处降羌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八年(634)改为位州。
一名克里雅山。在今新疆于田县南。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2:克勒底雅城“城据南山曰克勒底雅山。有径通藏地。……克勒底雅山千余里淤沙积雪,烟瘴逼人。冬夏不可行。水发山中,北流经克勒底雅城”。
在今山东蒙阴县东南六十里。坐落在蒙阴、沂南二县交界处。原名卢山,因1947年孟良崮战役发生在此,故更名孟良崮,以卢山第三峰孟良崮(海拔536米) 而得名。在山东省中南部、沂南县与蒙阴县交界处。主峰海拔
五代周显德五年(958)置,属开封府。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隅。北宋景德三年(1006)改置于古汴河北。后废。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置,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改置于古汴河北。
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淮河上。《方舆纪要》卷21怀远县: 淮水 “在县东南一里。介在荆、涂两峡间,今名洪头。有巨石横亘若门限,每冬水浅则见。相传即大禹所凿也。亦即萧梁时置堰处矣”。
即有鼻。亦作鼻墟。在今湖南道县北。见“有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