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陷河

陷河

①在今河北滦南县西。《方舆纪要》 卷17滦州: 陷河 “源出州西南五十里于家泊,汇大小群川至蚕丛口入海”。

②即今山东庆云县南献河。元于钦 《齐乘》 卷2: “东无棣县北有陷河,阔数里,西通德棣,东至海。” 《方舆纪要》 卷13庆云县: 献河 “或谓之陷河。县西北境之水,多汇于此。经海丰县 (今无棣县),引流东注于海”。

③即今四川西昌市东南之邛海及邛海河。《后汉书·西南夷传》: “邛池,南人以为邛河。” 李贤注引李膺 《益州记》 云: “四十里与城俱陷为湖,土人谓之为陷河。” 《元和志》 卷32越嶲县: 陷河 “在县东南一十里。初,武帝置邛都县,无几陷为汗泽,因名邛河”。

④即今新疆且末县境之车尔臣河。《新五代史·四夷附录 ·于阗》 引高居诲 《使于阗记》: “自仲云界西, 始涉��碛, 无水, 掘地得湿沙, 人置之胸以止渴。又西,渡陷河,伐柽置水中乃渡,不然则陷。又西至绀州。”


即今四川省西昌市东南邛海。《元和郡县志》越嶲县(今西昌市):“陷河,在县东南一十里。初,成帝置邛都县,无几陷为汙泽,因名陷河。”


猜你喜欢

  • 淮阴郡

    ①东魏置,属淮州。治所在怀恩县 (北周改寿张县,隋改名淮阴县,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辖境相当今江苏淮阴市及洪泽、盱眙、淮阴等县。南朝陈改为东平郡。隋开皇元年 (581) 复改为淮阴郡,旋废。②唐

  • 矾 (礬) 山县

    唐末置,属新州。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六十里矾山镇。《辽史·地理志五) 矾山县: “山出白矾,故名。” 辽属奉圣州。金属德兴府。元至元二年 (1265) 废。

  • 鹿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安定县置,属冀州。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旧城镇。《元和志》 卷17鹿城县: “取县东故鹿城为名。” 大业初属信都郡。唐属深州,至德元年 (756) 改名束鹿县。古县名。隋开

  • 平坝县

    1914年改安平县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坝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郭子章《郡县释名》贵州卷载:明置平坝卫,“城东南有上坝,西南有下坝,二坝既平,故云平坝。古称平原、平城亦此义也。《旧志》云

  • 铜钿湾市

    即铜钱湾市。在今湖南湘乡市东北五里。

  • 上勾隘

    在今广西靖西县西南龙邦镇东南。《清一统志·镇安府》 “频峒隘”条内:上勾隘“在(归顺)州西南七十里,皆接越南高平府界。有兵防守”。同治《广西通志》卷125上勾隘“两山峙立,中成夹道,扼要处砌石墙”。在

  • 普集

    即今山东章丘市东二十里普集镇。金置普济镇。后称普集。1984年设普集镇。

  • 吐若奚泉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境。《魏书·蠕蠕传》:正光二年(521),阿那瓌、婆罗门相继内附,高阳王雍等奏曰:“今臣等参议以为怀朔镇北土名无结山吐若奚泉,敦煌北西海郡即汉晋旧障,二处宽平,原野弥沃。阿那瓌宜置西吐

  • 四方岭

    在今广西上思县西。《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四方岭在“州西三十里。山势陡拔,四面方正,上有天池,溉田甚远”。

  • 栗林镇

    北宋置,属盘石县。在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七十里东峰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