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书屋
原名榴花书屋。在今浙江绍兴市前观巷大乘弄内。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的故居。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明末画家陈洪绶也曾寄居于此。庭中有徐渭手植青藤 一株,故名。院内有石砌天池,中有方石柱,上刻徐渭手书 “砥柱中流” 四字。室中悬徐渭画像和他手书“一尘不到”,陈洪绶题 “青藤书屋” 匾两方。东壁嵌有 “天池山人自题像赞” 刻石。
原名榴花书屋。在今浙江绍兴市前观巷大乘弄内。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的故居。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明末画家陈洪绶也曾寄居于此。庭中有徐渭手植青藤 一株,故名。院内有石砌天池,中有方石柱,上刻徐渭手书 “砥柱中流” 四字。室中悬徐渭画像和他手书“一尘不到”,陈洪绶题 “青藤书屋” 匾两方。东壁嵌有 “天池山人自题像赞” 刻石。
即今河南光山县南泼河。《方舆纪要》 卷50光山县: 泊陂河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商城县之五水关河流合焉,下流亦注于淮河”。
西汉元朔六年 (前123) 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方城县西南五十六里博望镇。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汉书·张骞传》 注: 颜师古曰,“取其能广博瞻望”。故名。西晋属南阳国。南朝宋永初后废。古县名。
在今江苏徐州市旧城东门。北宋郡守苏轼建。弟苏辙作赋。《清 一统志·徐州府二》: 黄楼“垩以黄土,故名”。集镇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部。属川沙镇。人口1100。原黄楼镇人民政府驻地。清初名华家楼,乾隆时
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五代周显德中置,以临蔡河而名。《方舆纪要》 卷47开封府祥符县: 临蔡关在 “府东南四十里。五代周显德中,浚闵水入蔡河,沿颍入淮,以伐南唐,曾置关于此”。
亦称北部湾。指今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岛以西、越南以东之间的海域。以越南之东京而得名。北部湾的旧称。
又作琅琊山、瑯琊山。即今安徽滁州市西南十里琅邪山。《寰宇记》 卷128滁州清流县:琅邪山 “其山始因东晋元帝为琅邪王避地此山,因名之”。《方舆纪要》 卷29滁州: 琅邪山在 “州南十里。晋伐吴,命琅邪
北宋置,属上洛县。在今陕西商州市西七十里。(1)古镇名。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西北。属上洛县。后废。(2)在江苏省东海县东北部,北临沭河,南临鲁兰河。面积87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北境。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苏农部置,属定襄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宁朔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界。
北宋置,属沧州清池县。在今天津市西。政和三年(1113)改名三河砦。《清一统志·天津府二》:三河砦,“按《水经注》:清河东北径穷河邑南,俗谓之三女城。三女砦之名因此”。
①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太白湖。《方舆纪要》卷76黄梅县“源感湖”条下:“太白湖在县西南四十里。其相近者曰南北柴池湖……今皆掌于河泊所。”②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南汉江分洪区一带。《水经·沔水注》:“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