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阳镇

青阳镇

①北宋置,属合肥县。在今安徽肥东县南四十五里青阳山附近。清设巡司于此。

②北宋置,属临淮县。即今江苏泗洪县。元置青阳站。1949年置泗洪县于此。


(1)古镇名。(1)即今江苏省泗洪县。北宋属临淮县。(2)宋置,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南。清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江苏省江阴市南部、锡澄运河两岸。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阳,人口1.5万。原名青旸镇,传因宋许青旸在此修炼而得名,后改“旸”为“”。1949年为青旸镇,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置青旸镇,1965年改今名。1983年青阳公社并入,2001年桐岐镇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纺织、化工、橡胶、塑料、电子、印刷等厂。新长铁路、锡澄高速公路经此。古迹有悟空村三国吴将凌统墓。(2)在江苏省泗洪县中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4.2平方千米。人口14.5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阳,人口13.8万。《泗虹合志》载:“青阳,古国名少昊。青阳氏封支子于此。”金置青阳镇。1949年设青阳镇,为泗洪县治。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置镇。产小麦、稻、花生、油菜籽、大豆等。有酿酒、食品、化工、纺织等厂。特产空心挂面。宁徐、洋青等公路经此。汴河、濉河均通航。古迹有隋麻胡城遗址。纪念地有县烈士陵园。(3)别名五店市。在福建省晋江市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9.3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阳,人口5.5万。地处青梅山之南,故名。1949年设青阳乡。1951年为晋江县驻地。1956年置青阳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镇。1985年青阳乡划归镇属。1992年起为晋江市驻地。矿产有高岭土。有服装、鞋帽、食品、罐头、蜜饯、汽配、化工、皮革、制糖等厂。青阳“源和堂”蜜饯久负盛名。围禾公路经此。古迹有石鼓庙、明书法家张瑞国读书处白毫庵及忠孝第等。(4)在山东省邹平县西南部。面积154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阳店,人口 5520。古为通登莱青官道之重镇,明代设兵驿有递铺,故名。1949年前后建制属邹平县,先后更名为第二区、醴泉区、石樊区。1956年撤区并乡改并为青阳乡和耿刘乡。1958年改称青阳公社。1966年青阳、明家集合并为明家集区。1968年撤区设青阳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建镇。产粮食、棉花、蔬菜、苹果、柿子、山楂、板栗。畜牧业以养羊、养牛、养蜂为主。有建材石料加工、果酒饮料加工、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和废旧橡胶购销加工以及商业布匹经销、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劳务输出等业。济青高速公路、章索公路经此。有醴泉寺、化庄遗址古迹。


猜你喜欢

  • 黄云 (雲) 山

    在今山西石楼县东。《清一统志·汾州府》: 黄云山 “在石楼县东六十里,与隰州接界”。

  • 河口对汛督办区

    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 置河口副督办,属临开广道。1914年改为河口对汛督办,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民国《云南河口对汛督办公署造报地志资料细目清册》:“现在对汛督办驻在地,适当

  • 临安路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通海县 (即今云南通海县)。辖境约当今云南华宁、通海、峨山、石屏、建水、开远、个旧、蒙自、屏边、河口、文山、砚山、马关、西畴、麻栗坡等市县地。明洪武十

  • 杨家砦

    ①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新化乡东。《方舆纪要》卷121新化蛮夷长官司:杨家砦在“司东五里。相近有莲花、乌潭、琴图等砦”。②在今甘肃武都县北一百里。《方舆纪要》卷59阶州:杨家砦“其地有杨家崖,故仇池杨氏之苗

  • 第二将山

    在今甘肃华池县东。《清一统志·庆阳府一》: 第二将山 “在安化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峰峦高耸,林木茂盛,其地居民富庶”。

  • 松桃山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北十里。清雍正间尝置松桃厅于山下。

  • 井冈镇

    在今江西吉安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井冈镇在“府西六十里。有巡司,元至正中置,明朝因之”。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巡司移驻永阳镇(今吉安县西南永阳镇)。

  • 春丕峡

    一作春碑。在今西藏亚东县西南,近不丹、锡金界。为雪山之峡,土人称卓木,意为漩谷。卓木麻曲流经其间,土壤肥沃。峡中有著名之都会三,曰帕里、亚东、靖西。

  • 兴隆沟

    ①在今辽宁北票市西南。民国《朝阳县志》卷4:兴隆沟“在桃花土东北十五里,南距台吉营子十里”。产煤。②在今黑龙江鸡东县东南。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6:兴隆沟金矿“在密山县西南境蜂蜜山之脉与黄窝集山脉相

  • 周白渡

    即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舟白乡。清光绪 《黔江县志》 卷2: 舟白渡场在 “县东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