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边外
指今吉林桦甸市一带地。清同治、光绪间山东人韩显忠在夹皮沟挖金,聚众数万,占据附近之地,形成独立王国,故绰号边外,称所占之地曰韩边外。民国魏声龢 《鸡林旧闻录》: “韩边外: 韩籍山东,富才略。当前清同、光间,招集燕齐流民于夹皮沟掏采金矿,严约束,远斥堠,生聚日繁,俨于穷边荒漠中别开世界。” 光绪末,始于其地置桦甸县。
指今吉林桦甸市一带地。清同治、光绪间山东人韩显忠在夹皮沟挖金,聚众数万,占据附近之地,形成独立王国,故绰号边外,称所占之地曰韩边外。民国魏声龢 《鸡林旧闻录》: “韩边外: 韩籍山东,富才略。当前清同、光间,招集燕齐流民于夹皮沟掏采金矿,严约束,远斥堠,生聚日繁,俨于穷边荒漠中别开世界。” 光绪末,始于其地置桦甸县。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柏仁县(今河北隆尧县西南尧山乡)。辖境相当今河北隆尧县西部地。四年(621)废。
又称九仙山,俗称九仙顶。在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北面。明初设铜山水寨钦依把总署,故名。是历代军事要地。戚继光、郑成功均曾先后屯兵于此,有郑成功水操台、万军井等遗迹。山临海凸起,雄踞铜山湾隘口。山上巨石垒叠
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即今广西南宁市。后废。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属广西都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前废。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宋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云:“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尚书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清一统志·杭州府一》: 集庆山 “在钱塘县西。山前路折而南曰飞来峰,曰上中下三竺,三面阻山,中路直辟,若函谷然”。
即今浙江上虞市南四十六里章家镇。清光绪 《上虞县志》 卷18引 《万历志》: 章家埠市 “在县 (旧治丰惠镇) 西南四十里”。
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彭沛谷,为苻秦时卢水胡,立堡于贰县,附于苻登。《晋书·苻登载记》: “苌攻彭沛谷堡,陷之。” 即此。
即迦摩缕波国。在今印度阿萨姆邦西部高哈蒂一带。《新唐书· 地理志》: 安南通天竺道 “又自骠国西度黑山,至东天竺迦摩波国千六百里”。
即大洛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为汉定襄郡骆县故城。《魏书·太宗纪》:永兴五年(413),“遂南次定襄大落城”,即此。
①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五里三山镇。临江有三峰秀起,称三山矶,为江船避风港。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8:绍兴二年(1132)九月乙丑,“初命沿江岸置烽台以为斥堠”,凡八所,“三山”为其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