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峪寺
在今河南新密市境。《清一统志·开封府》: 香峪寺 “有三。上香峪寺在密县西北,唐天宝七年建。中香峪寺亦在县西北,宋开宝元年建。下香峪寺在县西,天宝二年建”。
有三寺:上寺建于唐天宝七载(748年),中寺建于宋开宝元年(968年),皆在今河南省新密市西北;下寺建于开宝二年,在今新密市西。
在今河南新密市境。《清一统志·开封府》: 香峪寺 “有三。上香峪寺在密县西北,唐天宝七年建。中香峪寺亦在县西北,宋开宝元年建。下香峪寺在县西,天宝二年建”。
有三寺:上寺建于唐天宝七载(748年),中寺建于宋开宝元年(968年),皆在今河南省新密市西北;下寺建于开宝二年,在今新密市西。
俗名观音泉。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虎丘山塘。张又新品为吴中水品第三。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29:石井“今剑池傍经藏之后有大石井,面阔丈余,嵌岩自然。上有石辘轳,……绍兴三年,主僧如璧,始淘古石井,去淤泥五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五十里罗星山上。宋柳七娘建。据明王应山 《闽都记》 卷12: “罗星塔屹立江心,镇会城水口,称罗星云。俗呼磨心,以在水中央也。塔为宋时柳七娘所造。七娘,岭南李氏女,有色。里豪某夺之,
明改奉川驿置,故址在今浙江奉化市驻地大桥镇。《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连山驿“在县东五里。唐置剡源驿,在大溪东。元改奉川驿。明朝洪武十二年改今名,嘉靖十二年徙县学东”。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废。
北宋置,属导江县。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北蒲阳镇。在陕西省岐山县北部偏东。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蒲村镇,人口2610。蒲姓居此得名。1949年设蒲村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
南朝梁置,为临沭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境。北齐废。在山东省东南部,东南与江苏省接壤。属临沂市。面积1038平方千米。人口62.6万。辖11镇、1乡。县人民政府驻临沭镇。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置临沭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十六国春秋·后赵录》:石虎建武二年(318),“建九华宫, 以三三为位,故谓之九华”。《清一统志·彰德府二》:九华宫“在临漳县西,故邺城东北隅。石虎所建”。
即大阳关。一作太阳津。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西北。《后汉书·邓禹传》:建武元年(25),邓禹围安邑,“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即此。古黄河津渡。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古称茅津,汉后
在今四川彭州市东北六十里红岩乡白石沟外魏家坝。明于此置巡司。清裁。
又名梅岭。俗呼为秀岭。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6建昌府广昌县 “血木岭” 条下: 修岭 “在县西南六十里,接宁都县界。《旧志》:县西南百二十里有梅岭,与赣州虔化县分界。盖即修岭矣”。
①旧名紫打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名安顺场,属越嶲直隶厅。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光绪《越嶲厅志》卷2:安顺场取“山镇六安、河流顺轨”为名。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