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左云县东北。宣德元年 (1426) 徙治阳和卫城 (今山西阳高县)。清顺治三年 (1646)与阳和卫合并,改为阳高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高山。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年)徙治北直隶保定府城(今河北保定市)。属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1426年)又徙阳和卫城(今山西阳高县),与阳和卫同治,仍属山西行都司。清顺治三年(1646年)并入阳和卫,改称阳高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左云县东北。宣德元年 (1426) 徙治阳和卫城 (今山西阳高县)。清顺治三年 (1646)与阳和卫合并,改为阳高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高山。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年)徙治北直隶保定府城(今河北保定市)。属后军都督府。宣德元年(1426年)又徙阳和卫城(今山西阳高县),与阳和卫同治,仍属山西行都司。清顺治三年(1646年)并入阳和卫,改称阳高卫。
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北十里张鳌坡村。皇甫谧 (215—282),幼名静,字士安,晚年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 (今宁夏彭阳县西)。晋代针灸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封土高3米。当地称 “皇甫谧古冢”。墓前立 “
在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东汉建安初,曹操迎献帝都此。《后汉书·袁绍传》:“沮授曰:曹操奉迎天子,建宫许都。”
亦作簕竹。即今广西苍梧县西北勒竹村。接昭平县界。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苍梧县图: 西北有簕竹汛
在今江西丰城市北象牙村。《陈书·周文育传》: 永定 三年 (559),周文育讨余公飏、余孝劢,“自率众军入象牙江,城于金口”。《资治通鉴》: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
亦作奔陁浪、宾陀罗、宾头狼、宾同陇、宾瞳胧、宾陁陵、宾童龙。故址在今越南中部之藩朗。为古代中西海上交通之要地。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宾瞳龙国,地主首饰衣服与占城同。以葵盖屋,木作栅护,岁贡
西汉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西。东汉废。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六安市西。东汉废。
西汉文帝元年 (前179),为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景帝五年 (前152) 改为国。武帝元鼎三年 (前114) 复改为郡。四年移治元氏县 (今河北元氏县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内。《渚宫旧事补遗》: “湘东王绎于子城中造湘东苑。穿池构山,长数百丈,植莲浦中,缘岸杂以奇木。”
在今江西定南县西南,接龙南县界。《寰宇记》卷108虔州安远县:归美山“在县西南三百里,高一千四百丈。《南康记》云,山四面险峻, 自然有石城,高数十丈,迥若双阙,其势入云。复有古石室,色如黄金,号曰金室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史记·五帝本纪》《索隐》: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又,《史记·五帝本纪》载:舜“作什器于寿丘”。《正义》:“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曲阜旧城在今曲阜市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