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旻寺
亦作高文寺。相传建于隋。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汊河镇。《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高文寺“在江都县南三汊河西岸。有塔曰天中。其地为茱萸湾,亦名塔湾”。清康熙二十八年 (1689) 建行宫于此,为康熙、乾隆驻跸之处。今寺为清同治、光绪年间所建。
在江苏省扬江市邗江区南,古运河和仪扬河交汇处。相传建于隋。为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由康熙赐名。寺旁曾建康熙、乾隆行宫。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合称中国东南四大丛林。咸丰年间行宫、寺宇先后毁于兵火。同治、光绪年间部分恢复。
亦作高文寺。相传建于隋。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汊河镇。《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高文寺“在江都县南三汊河西岸。有塔曰天中。其地为茱萸湾,亦名塔湾”。清康熙二十八年 (1689) 建行宫于此,为康熙、乾隆驻跸之处。今寺为清同治、光绪年间所建。
在江苏省扬江市邗江区南,古运河和仪扬河交汇处。相传建于隋。为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由康熙赐名。寺旁曾建康熙、乾隆行宫。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合称中国东南四大丛林。咸丰年间行宫、寺宇先后毁于兵火。同治、光绪年间部分恢复。
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左传》: 僖公三十一年(前629),“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杜注: “高平方与县西北有重乡城。” 《汉书·王子侯表》 有重乡侯少柏。《水经·济水注》: “菏水东径重乡城南。《左传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清一统志·陕州二》:轩辕陵“在阌乡县南十里铸鼎原”。
在今湖北蕲春县境。《寰宇记》卷127蕲州蕲春县:江夏王城“晋江夏王所筑”。
①三国吴筑,为沿江戍守要隘。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北;一说在今燕子矶附近。宋《景定建康志》卷20“白马城”条引《金陵故事》云:“吴时沿江烽火台二所,一在石城左, 一在白马城。”②北魏置,即今山西临汾市。《
藏语音译名。亦作朵·甘思。大体上当今青海、甘肃藏族聚居区和西藏北境及四川、云南藏族聚居区和西藏东境。明代置朵·甘都指挥使司管辖。
①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4年1月)置,属镇江府。治所即今江苏扬中市。1912年改为太平县。②清嘉庆七年(1802)升太平县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万源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源市及城口县。道光元年(
亦作富儿见河。即今黑龙江省汤原县东北阿凌达河。为松花江支流。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5: 松花江 “西有富儿见河,自西北来注之”。
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9怀庆府河内县:尧河“一名尧池水。……在府城北出太行谷中,资以灌溉,甚为民利,东南流入沁”。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平越千户所置,属四川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寻改属贵州都司。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为平越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平越千户所,十五年改为卫,治今贵州省福泉市。十
在今湖南醴陵市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0醴陵县: 建安山 “山高三百余丈,周十里。元末土人尝置寨于此以避兵,曰建安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