髣山
即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十里仿山。《寰宇记》卷13广济军定陶县: “髣山庙在县西北五里层阜之上。按,髣山,古曹国葬地,连属十五里,仿佛似山,因名。自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皆葬于此。”
古山名。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北。西周至春秋曹国十五世皆葬此,积埌之高髣髴如山,故名。
即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十里仿山。《寰宇记》卷13广济军定陶县: “髣山庙在县西北五里层阜之上。按,髣山,古曹国葬地,连属十五里,仿佛似山,因名。自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皆葬于此。”
古山名。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北。西周至春秋曹国十五世皆葬此,积埌之高髣髴如山,故名。
①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7萍乡县: 新江 “唐咸通中郡守颜遐福奏开,以通湖南,才十余里而辍。故迹犹存”。②即今广东西江支流新兴江。源自广东新兴县,北流至高要市东入西江。《寰宇记》 卷
明末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小姓乡。《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小姓寨土百户“其先郁从文,于明末归附,授长官司职衔印信,管束番众。顺治年间,将明时印信号纸呈缴”。清改为小姓寨土百户。
明置,在今吉林蛟河市老爷岭。明《辽东志》卷9:“纳丹府东北陆路:那木剌站。”
藏语译称异名。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南部。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扎达,为阿里三部之一。17世纪末为西藏地方政府直接管理。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续汉书 ·郡国志》: “武阳有彭亡聚。” 《水经·江水注》:“江水自武阳东至彭亡聚,昔岑彭与吴汉溯江水入蜀,军次是地。” 即此。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陈书·宣帝纪》:太建十一年(579),帝“幸大壮观阅武”,即此。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陈书·宣帝纪》:太建十一年(579年),帝“幸大壮观阅武”,即此。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1归安县: 湖趺山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长超山。山侧有湖,广二百顷,名湖趺漾”。
即小孤山。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长江边。《明史·地理志》 宿松县:“又小姑山在县南大江中,与江西彭泽县界,有小姑山巡检司。”即“小孤山”。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东溪镇。一说在今三江镇。《元和志》卷30南州三溪县:“以县内有僰溪、东溪、葛溪,三溪合流,故以为名。”北宋废。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置,治
俗称麻家庵。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三处。位于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建置年代不详。清乾隆年间重修。庵南有一厅,可眺望山景,旧称“翠微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