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鸿却陂

鸿却陂

即鸿隙陂。在今河南正阳县、息县境,汝、淮两水之间。《后汉书· 邓晨传》: “晨兴鸿却陂数千顷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 后废。


汉代著名水利工程。“却”或作“隙”、“郄”。在今河南省正阳县、息县境,汝、淮两水之间。始筑年代无考。或因《史记·河渠书》谓武帝时天下争言水利,“汝南、九江引淮”,以为始筑于汉武帝时。成帝时因关东水,“陂溢为害”,为丞相翟方进所毁。后岁旱,失其灌溉。东汉建武中,邓晨为汝南太守,命许扬为都水掾,随地势高下,起塘四百余里,复陂田数千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后汉书·邓晨传》)。后废。


猜你喜欢

  • 大牙墟

    亦作大芽圩、大衙圩。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大衙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大衙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大牙圩“在县(治今电城镇)西五十里”。

  • 余干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余干县置,属饶州路。治所即今江西余干县。辖境相当今江西余干县地。明洪武初复降为余干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余干县置,治今江西省余干县。属饶州路。辖境相当今余干县地。明洪武

  • 日喀则

    一作日噶则。即今西藏日喀则市。《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首曰日喀则城,在喇萨西南五百三十三里。其先藏巴汗居此,今为班禅所居。”1960年设日喀则县。1986年改设日喀则市。

  • 托古萨克

    即今新疆疏附县治托库扎克巴镇。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喀什噶尔:托克萨克“城正西三十里”。1955年疏附县迁治于此”。

  • 罗蓬县

    亦作逻蓬县。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羁縻奉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后废。

  • 京西北路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京西路北部地置,治所在河南府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温县及郑州市以南,信阳、息县、淮滨等市县以北,渑池、洛宁及伏牛山、桐柏山以东,新郑、淮阳、沈丘及安徽太

  • 木栅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木栅区。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2作“木栅子街”。日本占领初期设木栅区,后期属深坑庄。1950年设木栅乡。1967年由台北县划入台北市,改设木栅区。

  • 乞蓝部

    宋大理置,属腾冲府。在今缅甸克钦邦西南部莫宁。元代改云远路。

  • 叙浦县

    即溆浦县。治所在今湖南溆浦县。元时溆作叙。

  • 三岔沟

    ①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57保安县:三岔沟“涸溢不时,水涨则注于吃莫河,通于洛河”。②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方舆纪要》卷63凉州卫:三岔沟“在卫东南。成化中,土达满四作乱,四本名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