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浒镇
原名黄火镇。即今安徽繁昌县西南三十里黄浒镇。有黄浒河,北至荻港入江,隔河对岸为铜陵县界。《方舆纪要》 卷27繁昌县: 黄浒镇 “浒一作火。有黄火河,汇于荻港”。
在安徽省繁昌县西南部、黄浒河北岸。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 1.5 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浒,人口1600。因黄浒河得名。1995年置镇。产稻、油菜籽、茶叶等。有铁矿和建材、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厂。为繁昌、铜陵两县边界地区农副产品集贸市场。芜铜公路经此。有公路通荻港和赤沙。
原名黄火镇。即今安徽繁昌县西南三十里黄浒镇。有黄浒河,北至荻港入江,隔河对岸为铜陵县界。《方舆纪要》 卷27繁昌县: 黄浒镇 “浒一作火。有黄火河,汇于荻港”。
在安徽省繁昌县西南部、黄浒河北岸。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 1.5 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浒,人口1600。因黄浒河得名。1995年置镇。产稻、油菜籽、茶叶等。有铁矿和建材、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厂。为繁昌、铜陵两县边界地区农副产品集贸市场。芜铜公路经此。有公路通荻港和赤沙。
又名白花泉。在今黑龙江省明水县东南二十余里。明水县以此名。民国 《黑龙江志稿》 明水县图: 县东南有明水泉子。
北周改沛郡置,属方州。治所在石梁县(今安徽天长市西北石梁镇)。隋开皇初废。北周改沛郡置,治石梁县(今安徽天长市西石梁)。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天长市境。隋开皇初废。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北十八里石美。《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石美堡“在府东七十里覆舟山下。嘉靖三十六年建,有土城。万历四十年增修”。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置,即今福建省龙海市东北石美(石尾)。属龙溪
一作钓鱼台。即今台湾东北附属岛屿钓鱼岛。明陈侃 《使琉球录》 中 “过钓鱼屿”,即此。即“钓鱼岛”。
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东三里。后为昌邑王贺封国。东汉亦为侯国,后移治今永修县西北艾城。建安中,孙策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晋仍属豫章郡。南朝宋废。古县名。西汉高祖六年(前20
即今江苏盐城市东南串场河滨便仓。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盐城县: “便仓镇在城东南四十五里。”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南部、便仓河汇入串场河处。面积70.5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便仓,人口
北魏置,属清水郡。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东伯阳乡。《水经·渭水注》:苗谷水“南出刑马山,……东径伯阳城南,谓之伯阳川。盖李耳西入,往径所由,故山原畎谷,往往播其名焉”。隋开皇中改为秦岭县。古县名。北魏置,
1943年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曹县西北部析置,治刘岗(今山东曹县西北刘岗)。为纪念晋冀鲁豫第二十二专员公署专员刘齐滨烈士而命名。1949年11月撤销,并入曹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3年由曹县
宋置,在今福建永春县西。《清一统志·永春州》:陈岩寨“在州西二十余里岩口村。宋置寨,元置陈岩隘巡司,明洪武二十年移司于晋江围头村,后复置寨”。在今福建省永春县西。元置巡检司于此。明改置为寨。
即今陕西武功县西北四十里武功镇。北周建德三年(574)始置武功县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