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川县

龙川县

①秦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二十里佗城镇。《汉书·地理志》 南海郡龙州县,颜师古注:“裴氏《广州记》云,本博罗县之东乡也,有龙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为号。”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唐初复置,属循州。贞观初又废。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复以雷乡县改置,为循州治。治所在今龙川县西北。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为雷江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川县,十五年(1145)又移治今龙川县西南佗城。元至元十三年(1276)为循州路治,二十三年(1286)复为循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州废,改属惠州府。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12年迁今治老隆镇。1920年直属广东省。

②北宋置,属羁縻武笼州。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东北龙川镇。元废。


在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北邻江西省。属河源市。面积 3077 平方千米。人口86.1万。辖30镇。县人民政府驻老隆镇。据《汉书·地理志》载,“有龙穿地而出,即穴流泉”,故名。秦置县,治今县西南佗城,属南海郡。汉仍之。隋开皇十一年(591年)省入河源县。武周天授二年(691年)废县。后重置,名雷乡县,属循州。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改雷乡复为龙川,移循州就县治。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龙川为雷江。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又称龙川县,仍为循州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为循州路治,后复为循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循州入惠州府,属惠州府。清仍之。1914年属潮循道,后县治由佗城迁此。1920年属广东省。1949年迁治老龙(今老隆镇),属东江专区。1952年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59年改属韶关专区,1963年复归惠阳专区。1970年属惠阳地区,1988年属河源市。属东江上游山地丘陵地形。地表起伏大,南端界山七目嶂海拔 1318 米,为县最高峰。东江河谷狭长曲折。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并产甘薯、花生、大豆、黄麻、甘蔗。北部山地多竹、马尾松、杉、桉、樟、栎、荷木等林木;中部丘陵种油料作物和水果;南部地势平坦,是粮产区。盛产木材、毛竹、松香、柿饼、油桐、油茶、土纸、竹席。富水力资源。有煤、锰、铁、钨、磷、萤石、滑石、大理石、石灰石等矿。工业主要有机械、冶炼、建材、造纸、化肥、水电、森工、矿泉饮料等。广东省枫树坝电站设此。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在此交会。205国道、龙江和和洋公路经过,梅隆铁路终点。东江通航。纪念地有龙川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名胜古迹有霍山、正相塔、下塔、越王井、越王庙、赵佗故城及坑子里新石器时代遗址。


猜你喜欢

  • 苏水

    即今河北顺平县西南曲逆河,为清水河南源。《汉书·地理志》 曲逆县:“有苏水,亦东入濡。”《水经·滱水注》:苏水“出(曲逆)县西南近山,东北流径尧姑亭南, 又东径其县入濡”。又《清一统志·保定府二》 “

  • 五十寨驿

    明置,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五十寨。明《寰宇通志》卷77:五十寨“在(盖州卫)城南百一十里”。

  • 石冈门镇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东南石冈。清光绪《嘉定县志》卷1:石冈门镇在“县治南六里。以水为名”。

  • 龙沮城

    亦作龙且城。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北龙苴镇。《南齐书·垣崇祖传》:南朝宋泰豫元年(472),崇祖“行徐州事,徙戍龙沮,在朐山南”。南朝梁置龙沮县。《清一统志·海州》 引《州志》,谓“有大小二垒。相传韩信下齐

  • 幽谷泉

    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北宋欧阳修《幽谷泉》 诗: “潺湲无春冬,日夜响山曲。”又称紫微泉。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北宋欧阳修寄谢绛诗有“滁阳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之句。

  • 陆浑戎

    一名阴戎。春秋允氏戎别部。在今河南栾川、嵩县、伊川三县境。后为晋国所灭。《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前638)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杜注:“允氏之戎居陆浑,在秦、晋西北,二国诱而徙之伊川,遂从戎

  • 石会关

    唐置,故址在今山西榆社县西北。旧为泽、潞北走晋阳之要扼。《资治通鉴》:唐会昌三年(843),“河东奏克石会关”。光化二年(899),周德威追击氏叔琮,“出石会关,又斩千余级”。均此。唐置,在今山西省榆

  • 铁炉山

    ①在今安徽岳西县北境。原属霍山县,1936年成立岳西县时划入岳西县。《方舆纪要》 卷26霍山县: 铁炉山在 “县东南九十里。俗传仙人铸丹处。鼎炉之址犹存,今居民多于其下为铁冶,铸农具”。②在今云南昭通

  • 拘夷国

    一作龟兹国、丘兹国、归兹国、屈支国、屈茨国、屈兹国、鸠兹国、俱友囊国。本西域城国,西汉属西域都护,都在延城 (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魏晋时迁今沙雅县北羊达克沁废城,仍称延城。唐迁于旧城,改名伊罗

  • 拉布库克住牧喇嘛

    即拉布土司。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南拉布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