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厅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置,属太平府。治所即今广西龙州县。1912年升为龙州府。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属太平府。1912年升为府,次年改为龙州县。清末是通商越南的要地。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置,属太平府。治所即今广西龙州县。1912年升为龙州府。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属太平府。1912年升为府,次年改为龙州县。清末是通商越南的要地。
即今山东费县西南四十里梁丘镇。清光绪《费县志》: 城西南活沟社有梁丘集。1948年设镇,后废。1984年复设梁丘镇。
即今福建长汀县西古城镇。《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长汀县:古城寨在“府西四十里。五代时,王延政筑此城以备江南兵,宋因置寨为戍守处,亦曰古城里”。明、清置古城寨巡司于此。五代闽王延政筑城,北宋置寨,原在今
即今广东徐闻县东北前山镇。清宣统 《徐闻县志》 卷1: 前山市在 “县东九十里”。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置,属扬州路。治所在姚刘沙 (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响哃镇一带)。至正十二年 (1352) 徙州治于故城东北十五里之东沙。明洪武二年 (1369) 降为县。元至元十四年(127
即今云南昆明市圆通寺。唐南诏时建。李源道《创修圆通寺记》:“往昔蒙氏窃有此土,……即岩而寺,曰补陀罗。”
①在今贵州长顺县南代化镇。《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 清水沟在 “ (大华长官) 司西一里。相近又有龙塘”。②在今甘肃合水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57合水县: 清水沟 “在县治(今老城镇) 南。
一作岑原丘。在今河南巩义市北。《水经·河水注》: “ (巩) 县北有山,临河,谓之崟原丘。其下有穴,谓之巩穴,言潜通淮浦,北达于河。”
唐开元元年 (713) 改临机县置,属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北。贞元七年 (791) 改属琼州。北宋移治今临高县西南。南宋绍兴初移治今临高县。元属乾宁军民安抚司。明初属琼州府。民国初属广东琼崖道
原名大茅峡。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铜罐驿下游。为长江小三峡之一。王士正 《蜀道驿程记》云: “过猫儿峡,莲峰叠崿,亏蔽云日,一山突起,石棱刻露,其色青碧,曰青石尾。”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与江津市间。系长江切
春秋吴邑。在今江苏武进县南湖塘镇西南六里。《越绝书·吴地传》: “毗陵县南城,故奄君地也。” 《清一统志·常州府二》: 淹城,“ 《旧志》: 其城三重,周广十五里,濠堑深阔。今外城多圮,内濠亦堙,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