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鼍山
又名龟龙山。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龙鼍山在“县西二十里。亦名大人山,又名鼍山。高三百余丈,周七、八十里。中有龙潭,俗名圣水,东有穴清泉泻出,名曰水磜。旁有紫霞洞,林木蓊蔚,石壁奇绝”。
又名龟龙山。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龙鼍山在“县西二十里。亦名大人山,又名鼍山。高三百余丈,周七、八十里。中有龙潭,俗名圣水,东有穴清泉泻出,名曰水磜。旁有紫霞洞,林木蓊蔚,石壁奇绝”。
即今四川绵阳市北青义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绵州: 青衣铺 “在州西僻路十里”。
唐方镇名。天宝元年 (742) 改幽州节度使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之一。治所在幽州 (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幽、蓟、平、檀、妫、燕等州,约当今河北怀来、永清、北京市房山区以东和长城
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1平越府:地松河“其地名松屯,南流入麻哈江”。
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51淅川县: 胡村,“ 《舆程记》: 自县西北水门四十里至幙围,四面皆山。又四十里至胡村”。集镇名。在浙江省缙云县东南部、盘溪西岸。属胡源乡。人口 2520。以
即安国衣锦军。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宋史·地理志》 杭州临安县:“钱鏐奏改衣锦军”,即此。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吴越置,治临安县(今浙江临安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名顺化军,旋废。
即今河南方城县北四十四里拐河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咸丰七年 (1857) 十一月“初,南窜之匪由南召拐河图窜角子山”。在河南省方城县北部。面积198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拐河街
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六十里浔江北岸。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西北安平。明初于此置安平巡检司。
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元丰九域志》卷1:滑州白马县有“灵河一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元年(954),“河决灵河”等八口。古镇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五代周黄河决口于此。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南。《清一统志·绍兴府一》: 能仁寺 “在府南二里。晋许询舍宅建,号祗园寺。吴越时重建。宋改名。府西北二里尚有小能仁寺,故郡人谓此寺为大能仁寺”。②在今江西九江市。《清一统志 · 九江
在今湖北汉川县北汈汊湖内。《清一统志·汉阳府一》:大松湖“在汉川县北十八里,又北二里为小松湖,西接瓜子湖、五湖,北通杨子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