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九品制

九品制

以九品区分官员等级的制度。三国魏时改变两汉粟石品级制,始分官员为九品,晋与南朝除梁采用班品法外均沿用其制。北魏时将九品各分正从, 自正四品以下又各分上下阶。共分三十品。三国魏采用九品制时各品所属之官大致如下:一品,大将军、三公、丞相等属之;二品,诸四征、四镇将军及诸大将军等属之;三品,侍中、散骑常侍、尚书令、左右仆射、中书监令及九卿等属之;四品,城门校尉、领兵刺史及御史中丞等属之;五品,给事中、单车刺史、郡国守相内史等属之;六品,尚书令、左右丞、诸县署令秩千石者属之;七品,诸县令六百石以上者属之;八品,太常斋郎、诸县署令千石以上者丞等属之。第九品,诸县署丞、尉,王官舍人,诸乡有秩等属之。北魏正从九品所属文官,大致如下:正一品,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等属之;从一品,仪同三司、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属之;正二品,尚书令、太子太傅等属之;从二品,尚书令、左右仆射、中书监、司州牧、四镇将军等属之;正三品,侍中、中领军、司州刺史等属之,从三品,散骑常侍、征虏将军、中州刺史等属之;正四品,城门校尉、黄门侍郎、下州刺史等属之;从四品,中书侍郎、谏议大夫、左右中郎将等属之;正五品;郡国守相、内史等属之;从五品,大司马大将军掾属等属之、正六品,司徒主簿、县令等属之,从六品,太子舍人等属之;正七品,中县令等属之;从七品,司州主簿等属之;正八品,司州祭酒、下县令等属之;从八品,公车令、符节令、诸署令属之;正九品,中黄门等属之;从九品,太子牧长等属之。北魏于正四品以下,除分正从外,复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北齐、隋初与唐沿其制。隋炀帝时废上下阶,九品共分十八阶。宋元明清诸代之制与炀帝时同。

猜你喜欢

  • 紫带子

    清朝对束紫带人之别称。清制,宗室腰束金黄带子,觉罗束红带子; 宗室犯罪革退者给束红带子,觉罗革退则给束紫带子。又,对改进满文做出贡献的达海被称为满洲圣人,其支下子孙亦准用紫带。

  • 新闻局

    官署名。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新闻局,属行政院。掌理阐明国民党政府的国家政策、宣达政令及发布国内外新闻事项。

  • 押运通判

    官名。参见“押运同知”。

  • 关令尹

    官名,也简称“关尹”,周置,掌守关卡,检查行人车马的出入、查禁奸匿、验证通行证件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

  • 同佥中政院事

    官名。元置,为中政院的佐官。见“中政院”。

  • 倖臣

    倖臣,也写作幸臣,即帝王亲近宠爱的大臣。《后汉书·盖勋传》:“灵帝召见,问:‘天下何苦反乱如此?’勋曰:‘倖臣子弟扰之。’”

  • 旅贲中郎将

    即“太子旅贲中郎将”。

  • 公曹参军

    官名。北魏置为司徒府僚属,甄楷曾任此职。见《魏书·甄楷传》。

  • 表奏官

    官名。①唐朝左、右神策军各置一员,位勾覆官下、支计官上。②宋朝四方馆、三馆、金吾街仗司属吏,任满十年许出官。流外官名。宋置于集贤院、昭文馆、史馆及四方馆,掌表奏之事。

  • 承乏

    出任官职者的谦辞。《左传·成公二年》:摄官承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