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储政院

储政院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二品。文宗天历二年(1329)由詹事院改名,掌辅翼皇太子之事。下辖家令司、曲幄署、府正司、资武库、延庆司、典医监等机构。


官署名。元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改詹事院为储庆使司。次年罢,复立詹事院,旋改储政院。秩正二品,掌辅翼皇太子之事。主官为院使,下设同知、佥院、同佥、院判、司议、长史等官。所属机构有家令司、曲幄署、府正司、资武库、骥用库、延庆司、典用监、典医监、典牧监、储膳司、典宝监等。元制,有太子则置储政院,有太后则置徽政院,无则裁省。两官署互为废置,其实即是一署。而储政院与詹事院、皇太子宫傅府亦互改,均为辅翼太子的机构。参见“詹事院”、“皇太子宫傅府”。

猜你喜欢

  • 客省局使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客省局长官。详“客省局”。

  • 寺舍

    汉朝的官府衙门称寺舍,也称官舍。《后汉书·马援传》:“晓狄道长归守寺舍。”注:“晓,喻也。寺舍,官舍也。狄道,县,今兰州县也。”

  • 劝课大夫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勒置。《晋书·石勒载记下》:“以右常侍霍皓为劝课大夫,与典农使者朱表,典劝都尉陆充等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

  • 重禄法

    宋朝特别法之一。神宗熙宁三年(1070)立仓法。吏人皆给厚俸,称“重禄法”。领取重禄吏人称“重禄公人”,重禄公人受贿或勒索,即从严惩罚。朝廷各司及监司、各州皆行之,以图养廉。

  • 同签书枢密院事

    官名。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始置同签署枢密院事。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哲宗元祐(1086—1093)后复置。官名。宋、金设置,为枢密院的佐官。见“枢密院”。

  • 太子守舍人

    官名。东宫属官。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六品上。北齐属太子典经坊,员二人。

  • 庶尹

    官府正职长官统称。相传夏朝已称。周朝因袭。《尚书·虞书 ·益稷》: “庶尹允谐。” 孔安国传:“尹,正也。”《周书·酒诰》: “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官名,为百官之长。《尚书·益稷》:“庶尹允谐。”

  • 皇太后祇应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属著帐郎君院,掌皇太后帐侍应之事。由著帐户充其杂役。

  • 五威

    官名。汉王莽置,为五威将军的简称。详“五威将军”条。

  • 拣选

    明清吏部之铨选制度。指官员出缺,于应升此缺之人中拣择最好者,带领引见候旨定夺之制。明朝拣选,三年一次。清朝定制,在京满洲、蒙古司业,太常寺、陵寝衙门读祝官、赞礼郎及鸿胪寺鸣赞等官之拣择,各省督抚奏准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