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
科举考试的文体之一。亦称制义、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因题目出于四书,故又称四书文。其体源于宋元的经义, 明成化以后, 渐成定制,规定有固定的程式,文中分破题、承题、起讲、提比, 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八股,故称八股文。文章的发端为破题,共二句,总破全题的要义;承题伸明破题之意;起讲又称原起,为一篇开讲之处。起讲后四比亦称四股,发为议论:提比又称提股,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虚比又称虚股, 承提比之后(至后渐废);中比又称中股,为全篇之中坚;后比畅发中比未尽之义。大结为一篇之总结(后多不用)。全篇字数,清顺治初定为四百五十字,康熙时改为五百五十字后又改为六百字, 过多则不及格。但后来字数限制有所放松,有多至六、七百字以上者。清末废科举,八股文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