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勋位

勋位

流外官等级。南朝梁置,位在蕴位下,门下、中书、尚书正令史等官此位。亦称“三品勋位”。


(1)太平天国依据功绩封给的荣誉称号。凡在金田参加起义的,均称“功勋加一等”, 凡自金田起义以后参加太平军, 从永安突围北上的,称“功勋”;凡参加扬州三河战役的,称“平胡加一等”;凡监试一次者,称“监试加一等”,二次、三次则加二等、三等。有多次功绩则加多种称号,按功勋、平胡、监试先后顺序排列,并增加等级。如参加三河战役者是金田起义后入伍,又随军队从永安突围北上的,则称“功勋平胡加一等”。若是在金田参加起义的,则称“功勋平胡加二等”。如在金田参加起义,又参加三河战役,并曾充任监试一次, 则称“功勋平胡监试加三等”。如又别有功绩,则称“二功平胡监试加四等”。实际中又有“功勋阅文加三等”和“加一等”之上不标“功勋”字样的勋位,似不完全按规定封授。勋位可根据功过升降增革。(2)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八月,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未经参议院议决,迳行公布《勋位令》,规定勋位共分六等,即大勋位、勋一位、勋二位、勋三位、勋四位与勋五位,均由大总统亲授。获有清代世爵者均以受有勋位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同大勋位;公爵同勋一位;侯爵同勋二位,伯爵同勋三位,子爵同勋四位,男爵同勋五位。

猜你喜欢

  • 将作少府中候

    官名,汉置,为将作少府属官,掌治宫室。成帝阳朔三年省。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参看“将作少府”条。

  • 都大提举疏濬黄河司

    官名。宋置,为转运使、转运副使的兼职,掌修河防之事。《宋史·河渠志二》载:“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始置疏濬黄河司。……将自卫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汲县)濬至海口,差范子渊都大提举,……官吏奉给视都水监

  • 督燧长

    官名,汉置,边郡属下有此官,掌烽燧等事。也有人说是“督烽掾”的异称。燧,古代报警的烽火。白天的叫燧,夜晚的叫烽。

  • 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由提刑按察司改置,隶陕西行御史台。

  • 墨绶

    系官印的黑色丝带。汉朝亦用作中级官吏代称。西汉官秩比六百石以上至千石之大县令、郡丞、长史、都尉丞等皆授铜印墨绶,故名墨绶长吏。成帝绥和元年(前8),一度令县长、侯国相改用墨绶。哀帝建平二年(前5)复用

  • 书记长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五人(不常置),每镇七人,每营一人,正六品,副军校充,奏补。掌经理文牍,由护军官等差遣。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设于地方审判厅与地方检察

  • 吕宁

    西夏语官名。西夏置,职掌不详。《宋史·夏国传》有“夏国吕宁拽浪撩黎”,吕宁为拽浪撩黎的官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二“庆历三年七月”条下译作“吕尼”,《续通志》译作“垒宁”,《宋史·夏国传》译作“令

  • 太社局

    官署名。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置,属太常寺,设太社令为长官,掌以时巡视四郊及社稷坛壝,主管其祭祀及扫除之事。官署名。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置,属太常寺。《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社,曰太社

  • 太史

    亦作“大史”。相传殷朝为六大之一。《礼记·曲礼下》: “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郑玄注:“此盖殷时制也。”《周礼》列为春官宗伯属官,下大夫。西周、春秋、战

  • 堂试

    宋朝州学考试名。因于讲堂举行,故名。每季一次,每次考三场,由本学教授出题,试卷亦行封弥、誉录。三试合格,且未受第三等以上罚者,由学官担保,可赴太学补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