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常寺
官署名。明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将太常寺官属移往北京,原在南京的太常寺官署仍存,加“南京”字,称南京太常寺。设卿一人,少卿一人,典簿一人,博士一人,协律郎二人,赞礼郎七人,司乐二人,孝陵等祠祭署合奉祀八人、祀丞七人,品秩俱与北京同。但除各祠祭署掌以时祭祀外,本寺实无所职掌,设官备员而已。
官署名。明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将太常寺官属移往北京,原在南京的太常寺官署仍存,加“南京”字,称南京太常寺。设卿一人,少卿一人,典簿一人,博士一人,协律郎二人,赞礼郎七人,司乐二人,孝陵等祠祭署合奉祀八人、祀丞七人,品秩俱与北京同。但除各祠祭署掌以时祭祀外,本寺实无所职掌,设官备员而已。
周朝行政组织。五百家为一党。《周礼·地官·大司徒》: “五族为党”。郑玄注: “党,五百家。”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司厉中士佐官,正一命。
宋朝国史院属官。以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充任,掌有关修史之事。
即“太子右卫率”。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定为七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七品。杂号将军名,更始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三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立前孺子刘婴为天子……望为丞相,
官署名。辽朝置,掌四帐皇族政教,隶于大惕隐司。设大内惕隐、知大内惕隐事、大内惕隐都监等职。
明清太监之通称。
宋朝大理寺所属机构。掌收管本寺架阁文书,由左断刑官领之。
官名。秦属卫尉。西汉景帝初更属中大夫令,至后元年(前143)复属卫尉。为卫士令副贰,分掌宫门卫屯兵,禁卫皇宫。东汉有南、北宫卫士丞各一人,分掌南、北宫卫士,秩三百石。三国魏亦置,九品,秩二百石。北齐为
官名。北齐于王国置斋帅四人,掌铺设洒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