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南京都察院

南京都察院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迁都北京后于南京留置。设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右佥都御史各一人,不设左职。下设司务、经历、都事、照磨各一人,司狱二人。十三道监察御史,员数少于北京。嘉靖(1522—1566)后常以一人兼数道,名额更少。职掌同北京之都察院,惟皆户部、户科复后湖黄册,提督操江,为其专职。

猜你喜欢

  • 右民尚书

    官名。西晋惠帝所置六曹尚书之一,三品。旋省并左民尚书。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 (424)复分置,不久罢。参见“左民尚书”。官名。晋惠帝置,掌天下公私田宅、租调等事。也称右户尚书。见《晋书·职官志·列曹尚书

  • 翰林兼国史院

    官署名。元中统初,世祖以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未立官署。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始置翰林学士院。四年(公元1267年),改为翰林兼国史院。二十年(公元1283年)与集贤院合并,称翰林国史集贤院;二十二

  • 里人

    官名。同“里宰”。春秋置。掌授卿大夫宅居之事。《国语·鲁语上》: “若罪也,则请纳禄与车服而违署,唯里人命次。”韦昭注: “里人,里宰也。有罪去位,则当受舍于里宰。”乡官名,即里尹、里宰之类,掌一里之

  • 脱思马田地招讨使司

    即“吐蕃等处招讨使司”。

  • 秉笔太监

    官名。明朝宦官衙门司礼监置,无定员,由最有权势的太监充任。因其参予批红,故多为识字的太监。其中第二或第三人往往提督东厂,权势最炽。宦官职名。明置,属司礼监,与随堂太监共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明中叶以

  • 军政长官公署

    官署名。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行政院于某些地区设立长官公署,管辖区内的军事与行政事务。最先设置的是西南行政长官公署,国防部成立后改称军政长官公署,内部机构亦有所调整。又有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与东南军政长

  • 中山尹

    官名。十六国后燕置为京都中山的行政长官。职掌略同“河南尹”。

  • 骑司马

    官名。汉朝置。《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高陵圉侯王虞人条: “以骑司马汉王元年从起废丘”。参见“司马”。官名,汉置,掌领骑兵征伐与屯守。《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高陵圉侯王虞人,以骑司马汉王元年从

  • 先用

    铨选制度。清朝吏部任用官员之方法。指列于月选班秩者,尽先授官之例。凡京察列于一等之官员,京官七分之一,笔帖式八分之一,皆得尽先授职。

  • 车府署令丞

    官名。秦汉太仆所属有车府令丞,掌皇帝的车舆。至北齐称车府署令丞,掌诸杂车,属太仆寺,隋唐沿置。唐制,车府署令、丞各一人,掌固四人,掌王公以下车辂及驯驭之法。属吏有府一人,史二人,典事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