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卫尉寺

卫尉寺

官署名。北齐始置,为九寺之一。主管宫殿、京城诸门禁卫,武器及宫廷仪仗库藏。设卿、少卿、丞各一员,属官有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辖城门寺及公车、武库、卫士三署。隋文帝开皇三年(583)罢,其职分隶太常寺、尚书省。十二年复置,宫门禁卫划属左、右监门,本寺唯掌武器、仪仗的库藏、供应,政令仰承兵部。辖公车、武库、守宫三署。炀帝增置少卿为二员。唐、五代因之,罢公车署,增武器署。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卫寺,咸亨元年(670)复故,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又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再复。北宋初,凡武库、武器收藏并归内库及军器库,以他官及内侍典领; 守宫之仪仗帐幕归仪鸾司,本寺无具体职掌,卿、少卿、丞皆为寄禄官,另置判寺事一人,以郎官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恢复职掌,管理仪卫兵械、甲胄之验收、出纳,宫廷仪仗、帐幕之供应。岁终上计帐于兵部。置卿、少卿各一员为长贰,丞、主簿各一员。辖内弓箭库、南外库、军器弓枪库、军器弩剑箭库、仪鸾司、军器什物库、宣德楼什物库、左右金吾街司、左右金吾仪司、六军仪仗司等署。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并入兵部。辽朝南面官署有之,后不复置。


1、官署名,汉置,为卫尉的官署,在宫内。《汉书·百官公卿表》:“卫尉,秦官,掌宫门屯卫兵。”师古注说:“《汉旧仪》云,卫尉寺在宫内。胡广云,主宫阙之门内卫士,于周垣下为区庐。区庐者,若今之仗宿屋矣。”仗:通帐。区:小屋。区庐:卫士值班住的简陋小屋。

2、北齐置,为九寺之一,掌管宫殿、京城诸门禁卫、武器及宫廷仪仗库藏。其长官称卿,副为少卿,属官有卫尉丞、功曹、主簿、录事、城门校尉、公车署令、武库署令、卫士令。隋初罢,后复置,但只掌武器、仪仗的库藏和供应。辖公车、武库、守宫三署。唐朝时置时废。北宋初武器收藏并归内库及军器库,以他官及内侍典领,守宫所掌的仪仗帷幕归仪鸾司,本寺无具体职事,卿、少卿、丞皆为寄禄官,另置判寺一人,掌管寺务;神宗元丰年间复置,仍不掌卫兵,只掌管兵器、甲胄、仪仗、帷幕的供应之类。

猜你喜欢

  • 长德

    官名。北魏道武帝天兴三年(400)置,职比中散大夫,无常员。后罢。

  • 广西海北道提刑按察使

    官名。元朝广西海北道提刑按察司长官。

  • 江南八道提刑按察司

    元朝地方监察官署合称。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设江南行御史台,下设江北淮东、淮西江北、山南湖北、浙东海右、江南浙西、江东建康、江西湖东、岭北湖南八道提刑按察司。

  • 入内黄门班院

    见“入内内侍省”。

  • 营缮大匠

    官名。见“营缮监”。

  • 典劝都尉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职司劝课农桑。《晋书·石勒载记下》: “以右常侍霍皓为劝课大夫,与典农使者朱表,典劝都尉陆充等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

  • 御史里行

    官名。亦称御史里行使。唐贞观初,马周以布衣进用,太宗命于监察御史里行,自此始有里行之名。后遂为御史资浅者的加衔。龙朔元年(公元661年)置监察御史里行(又称监察里行使),武则天文明元年(公元684年)

  • 专达

    即“壮达”。

  • 亲事府典军

    官名。唐朝王府亲事府长官,置二员,正五品上,统亲事亲兵守卫、陪从,兼知鞍马。

  • 皇帝的省称,封建帝国最高的统治者。《史记·秦始皇本纪》:“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汉书·高帝纪下》:“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后汉书·百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