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县大夫

县大夫

官名。春秋置。掌一县政令的长官。《左传·襄公三十年》: “赵孟问其县大夫,则其属也。”《史记·赵世家》:“晋顷公之十二年,六卿以法诛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之大夫。”


官名。县的产生始于春秋中叶以后,有的是由诸侯强大者灭弱小者以为县,如楚灭陈为县;有的是由于集乡聚邑以为县,如商鞅的变法,以小乡邑为县,《国语·鲁语》所载以三乡为县;有的是由于分私家之田以为县,如晋的六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春秋时县的长官的称号,楚国多称县公、县尹;鲁国多称宰;晋国多称大夫,如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其时县的长官直属于国君,只有守土之责而无专擅土地之权,与分封制下的大夫,其性质已经不同,春秋时县与郡为平行的行政机构,郡多设于边地,辖境较县为大,故至战国时遂以郡统县,县成为郡的下级行政单位,其时县的长官为县令,惟楚国仍称尹。参见“县令”,

猜你喜欢

  • 高等分庭

    审判机关名。北洋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九月二十四日公布的《高等分庭暂行条例》规定,凡距省会较远交通不便的地方,除设高等审判分厅外,于必要时得在道署所在地暂设高等分庭。其设置或废止,均

  • 左掖

    指给事中,掌常侍左右,分判省事,驳正违失等。唐张九龄《和许给事直夜简诸公》诗:“左掖知天近,南窗见月临。”

  • 青苗使

    官名。唐自肃宗以来,连年用兵,国库不充,百官俸折。大历时诏天下青苗,每亩税钱五十,市轻货以给百官。于诸道设青苗使各一人以总其事。两税法实施以后,青苗钱不废,仍以夏秋两季征收之。

  • 艺文监

    官署名。秩从三品,掌翻译刻印儒学典籍,设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置太监检校书籍事二员,从三品; 少监同检校书籍事二员,从四品;监丞参检校书籍事二员,从五品。下辖监书博士二员,正五品,掌品定图画;

  • 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

    科举制科之一。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长寿三年(公元684年)诏举,苏稷等二人及第。

  • 别里哥

    蒙古语,意为“符验”、“证件”,元朝泛指各种文符证件。

  • 乡自治会

    乡自治组织的议决机关。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在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停办各级地方自治,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复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七月三日公布《乡自治制》,但未实行。其规定如下:乡为法人,受县

  • 中书省知印

    元朝吏职。掌执用中书省印。设四员。吏员名。元置,属中书省,员额四人,掌执用省印。中书省设中书令时,改称监印,参见该条。

  • 都统制

    官名。北宋末年,大军出师征讨,诸军统制不相统属,即以其中一人为都统制,统率诸军。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御营司亦置。其后,各屯驻大军皆设,其副职为副都统制。官名。宋徽宗宣和年间,在作战时从各将官

  • 都转运盐使分司

    官署名。明朝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山东,五都转运盐使司下辖十四分司: 两淮辖泰州、淮安、通州,两浙辖嘉兴、松江、宁绍、温台,长芦辖沧州、青州,山东辖胶莱、滨乐,河东辖解盐东场、西场、中场。以都转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