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农卿

司农卿

官名。两晋时为“大司农”别称。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508),改大司农为司农卿,职掌劝农、仓储、园苑、供应宫廷膳馐,十一班,有丞。领太仓、导官、籍田、上林令,乐游、北苑丞,左右中部三仓丞,荚库、荻库、箬库丞、湖西诸屯主等,九年又置劝农谒者。陈因之,三品、中二千石。北齐置为司农寺长官,三品。历代沿置,亦称“司农寺卿”。隋初正三品,炀帝改从三品,唐因之。唐高宗时曾随本寺改名司稼正卿,旋复旧。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表示品级俸禄,不预本寺公务,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始成为职事官,从三品。南宋初省,高宗绍兴四年 (1134) 复置。辽朝为南面官。金宣宗兴定六年 (1222) 置为司农司次官,员三人,正四品。元世祖至元七年 (1270) 亦置,员一人,旋罢。二十年复置为司农寺次官,员二人,位次达鲁花赤,二十三年罢。元末朱元璋置为司农司长官,明洪武元年 (1368) 罢,三年复置,正三品,四年罢。参见“司农寺”、“司农司”。


官名,汉置大司农,其长官为卿,即司农卿,为汉朝九卿之一,掌钱谷金帛诸货币等事,秩中二千石;有丞,秩比千石。属官有太仓令丞,平准令丞,导官令丞。其后历代沿置;北齐改大司农为司农寺,其长官仍称卿,其后隋、唐、宋皆沿置。见《后汉书·百官三·大司农》、《隋书·百官志·上中下》、《新唐书·百官三》、《宋史·职官三》,参看“司农”、“大司农”条。

猜你喜欢

  • 宝钞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掌辖区印行钞币事务,为诸路宝钞都提举司之分设机构。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立陕西宝钞提举司。后又在和林、四川、中兴等地设司,均非常设。明洪武七年 (1374)置,隶中书省,掌宝钞

  • 保长

    乡役名。宋朝始置。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变募兵而行保甲之法。三年,始令民间联比以相保任。每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能力者一人为保长。掌率同保之人维持治安。清朝地方编户中亦设。顺治(1644—16

  • 振肃卫司

    官署名。金朝置。设于南京宫城。掌妃嫔出入,总领护卫导从。

  • 北枢密院中丞司

    官署名。辽朝北枢密院所属机构。掌纠察百官,兴宗重熙二十年(1051),“罢中丞记录职官过犯,令承旨总之。”(《辽史·兴宗纪》)官署名,辽朝置,掌纠察百官。其官有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总知中丞司事、北院

  • 行御史台

    官署名。简称行台、外台。元朝置,秩从一品,御史台分司机构,设官、品秩、职掌同于御史台,置于江南与陕西。参见“江南诸道行御史台”、“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官署名。元至正十六年置,其长官为御史大夫,掌监所属

  • 东宫九牧监丞

    官名。唐朝太仆寺东宫九牧监省监、副监后为长官,置二员,正八品上,掌牧养马牛,以供皇太子之用。

  • 司吹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笙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教奏乐器中笙管之属。北周依《周礼》之制,置司吹中士,正二命;司吹下士,正命。属春官府乐部中大夫。

  • 大内惕隐

    官名。辽朝大内惕隐司长官。官名。大内惕隐,也称“大惕隐”。辽代设此官,掌管皇族四帐政教。大内惕隐为大内惕隐司长官,另有知大内惕隐事、大内惕隐都监等官。参看《辽史·百官志一·北面皇族帐官》。

  • 王畿

    政区名。商和西周时期由王直辖的区域。商代的王畿叫做商或中商。《汉书·地理志》:“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邺、鄘、卫是也。”

  • 都水署

    官署名。隋文帝开皇三年(583) 废都水台入司农寺为署,十三年复改都水台。唐高祖武德(618—626) 初废都水监为署,隶将作监,太宗贞观六年(632) 复改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