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勋

司勋

①官名。《周礼》夏官属官,掌六卿赏地之法,以等其功。西魏末、北周建六官府,初于夏官府吏部司下置司勋上士一人,中士若干人,掌勋爵戎秩封赏以等其功。后别为一司,直隶夏官府,设中大夫为长官,下设下大夫、上士、中士领司录上士、中士。②官署名。吏部诸司之一,掌勋级之政令。隋始置,初有侍郎二人,文帝开皇六年(586)置员外郎一人,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侍郎为郎,废员外郎置承务郎。唐朝置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为正副长官。北宋前期,设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所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设郎中或员外郎,掌功勋酬奖、审复赏格。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由司封郎官兼领其事。明初为吏部属部之一,设郎中、员外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稽勋清吏司。


官名。周置,掌功赏事务,主赏地之法以等其功及赏地之政令等。《周礼·夏官·司勋》:“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大功,司勋藏其二。掌赏地之政令。”

猜你喜欢

  • 内仆局丞

    官名。即内仆丞。

  • 吏户

    宋朝担任吏职的人户,称为吏户。

  • 倒塌岭西路群牧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掌倒塌岭西路牲畜饲养蕃息之事。

  •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选拔制度。起源于东汉时代按品级评定人物的做法。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中把人物分为从上上到下下九等,将其所举的古今人物,分别填入这九等表中。东汉时选拔官员实行乡闾评议,其时清议名士的

  • 监铸钱掾

    郡分职吏名。汉置,见“市掾”。

  • 内三院

    ①清初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之合称。后金天聪十年(1636)三月,改文馆设。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编辑史书,纂修实录,撰拟祝文、诰命、册文等事。内秘书院掌撰拟与外国往来文书及敕谕、祭文,

  • 关令

    官名。关卡长官。周朝又称关令尹或关尹。《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隋唐五代于山林河口要道皆置,掌稽察行人车马出入、核验其过所(通行证),禁察奸匿、游

  • 左大相

    即“大东丹国中台省左大相”。

  • 正直长

    官名。唐朝诸军卫置。宋朝仅存空名,未尝除授。

  • 右校令

    官名。汉朝隶将作大匠(将作少府),领本署工徒修造宫室宗庙陵园道路等,秩六百石。官吏犯法,常输右校为工徒。三国魏沿置(一说并归材官校尉),七品。西晋省。南朝梁、陈复置,隶大匠卿。隋、唐为将作监右校署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