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城

司城

官名。① 春秋时宋国避武公讳改“司空”置,六卿之一。掌治城廓,执国政。《左传·襄公九年》:“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使伯氏司里。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陈畚挶,具绠缶,备水器,量轻重,蓄水潦,积土涂,巡丈城,缮守备,表火道。”又《哀公二十六年》: “司城为上卿。”②春秋时郑、曹、陈等国置。执政。《史记·郑世家》: “初,往年郑文公之卒也,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秦兵故来。”《左传·哀公七年》: “曹鄙人公孙彊好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遂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③北周“司城中大夫”省称。④唐高宗龙朔二年(662)至咸亨元年(670)改兵部职方为司城,职方郎中为司城大夫。参见“职方”。


官名。春秋时宋国置,即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故改司空为司城。《左传·文公七年》:“公子荡为司城。”注:“以武公名废司空为司城。”

猜你喜欢

  • 实业庶务科

    官署名。清末学部实业司所属二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调查各省实业情形及实业教育与地方行政之关系,并筹划实业教育补助费用等事。置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

  • 三公尚书

    官名。西汉成帝始置。东汉沿置,属尚书台。设二员,领尚书三公曹,秩六百石。掌断狱。《后汉书·陈忠传》: “司徒刘恺举忠明习法律,宜备机审,于是擢拜尚书,使居三公曹。”一说东汉掌三公府文书、州郡官之考课。

  • 祠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礼部四司之一。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沿置,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祠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掌祠祀、享祭、天文、

  • 道纪司

    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始设于各府,掌钤束一府之道人。设都纪、副都纪为正、副长官。清沿明制未改。官署名。清朝设在省府掌管道教徒事务的官署。其官有都纪、副都纪各一人。参看

  • 防蛮别将

    官名。北魏置。统兵、驻广州,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事务。

  • 讨寇将军

    官名。三国魏、蜀皆置,统兵出征或作为太守等地方长官的加官。魏、晋、南朝宋皆八品(一说魏为五品)。北魏沿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为七品,隋初列为散号将军,降为从八品上

  • 中长秋令

    官名,皇后属官,掌皇后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

  • 巡抚副大使

    见“巡抚大使”。

  • 大厩丞

    为大厩的副二长官,助令掌大厩之马,属太仆。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参看“大厩令”条。

  • 五军营

    军事编制。明朝京军三大营之一。永乐二十二年 (1424) 置。所统马步军分为中军,左、右哨,左、右掖。并以围子手、幼官、舍人、殚忠、效义诸营隶附。以勋臣二人提督,并设提督内臣一人。坐营官一人。下设把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