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尉
官名。1、城门校尉的简称。
2、泛指守城军官。汉朝张衡《西京赋》:“城尉不弛柝,而内外潜通。”
官名。汉代边郡部都尉屯兵系统的属官有城尉,协助部都尉主屯兵之事。城尉与部都尉同城,故有时兼行部都尉事。
官名。1、城门校尉的简称。
2、泛指守城军官。汉朝张衡《西京赋》:“城尉不弛柝,而内外潜通。”
官名。汉代边郡部都尉屯兵系统的属官有城尉,协助部都尉主屯兵之事。城尉与部都尉同城,故有时兼行部都尉事。
见“税课提举司”。
参见“都统司”。
官署名。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并造作所、后苑作置,掌造内廷及皇属婚娶所需物品,设监官三人,以内侍充任 。下设专典十二人,有兵校、匠役数百人,分七十余作。官署名。宋置,属入内内侍省。共分生色、缕金
官名。魏、晋皆置,属太史令,掌候天文。后世称灵台郎。见《历代职官简释·望候郎》。官名。魏晋时置,属太史令,掌候天文,后世的灵台郎即为望候郎的改称。
即“总兵官”。官名。明置,派将出征,设总兵官、副总兵官,挂印称将军,由公、侯、伯、都督担任。后来统兵镇守,遂成一方武官重职。清沿明制,在各省置总兵,掌一镇军政,统辖本标官兵,位在提督之下,分防等事,皆
官名。(1) 掌历象之官。《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传:“羲氏,和氏,世为天地四时之官。”至夏代遂成官名。相传农历创建于夏代。《礼记·礼运篇》引孔子语:“我欲得夏
见“大永福寺都总管府”。
官名。东汉魏晋常作为“卫尉”的尊称。南朝梁正式定为官称,十二班,位列十二卿。掌宫门宿卫屯兵,巡行宫外,纠察不法,管理武器库藏,领武库、公车司马令。陈沿置,三品、秩中二千石。北齐置为卫尉寺长官,三品,位
即虎贲,武帝时称期门,平帝时改称虎贲,为光禄勋下属之虎贲中郎将的属员,掌宿卫宫殿诸门户。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官名。秦、西汉置,为奉常佐贰,秩比千石。景帝时改名“太常丞”。官名,秦置汉因之,为奉常副长官,佐奉常掌宗庙礼仪。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丞。属官有太乐、太视、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及诸庙食官令丞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