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长秋

大长秋

官名。西汉景帝中六年(前144)改将行置。或用士人,或用宦者,宣达皇后旨意,领受皇帝诏命,与詹事(中少府)、中太仆等并为皇后宫高级官员。秩二千石。有丞一员。东汉省詹事(中少府)、中太仆等官后,成为管理皇后官事务的最高官员,其职尊显,多由高级宦官迁任。属官有中宫仆、中宫谒者令、中宫尚书、中宫私府令、中宫永巷令、中宫黄门冗从仆射、中宫署令、中宫药长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沿置,领诸宦者,管理宫闱。或任士人。梁、陈领黄门、中署、奚官、暴室、华林等署。魏、晋、宋三品,梁九班,陈五品、秩二千石;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二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三品。北齐改名“长秋卿”。


官名。在秦朝和西汉初期,称将行,由宦者担任,掌宣中宫命。汉景帝中六年,改称大长秋,或用宦者,或用士人。成帝鸿嘉三年省詹事官,其职并归大长秋,大长秋则兼掌皇后、太子家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到东汉,用宦者,官俸二千石,掌宣中宫命,凡给赐宗亲及宗亲当谒见者,则传禀通报。皇后出,则跟随(见《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皇后纪》:“后遂与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共谮皇太子保,废为济阴王。”其后各朝多沿置,晋、齐、梁、陈称大长秋,北魏称大长秋卿,北齐称长秋寺卿,隋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

猜你喜欢

  • 鼎官

    殿前武臣。《汉书·东方朔传》:“夏育为鼎官,羿为旄头,宋万为式道候。”注:“师古曰:夏育,卫人,力举千钧。鼎官,今殿前举鼎者也。”

  • 便殿中监典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属宣融房,五品。

  • 宪部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刑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又改刑部郎为宪部郎,后又减郎的员额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刑

  • 督农

    官名。三国蜀置。《三国志·吕义传》:“(义)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官名,三国蜀置,掌监督农业生产,征收粮食以供军用。《三国志·蜀书·吕乂传》:“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

  • 鞓带斜皮局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八品,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大使、副使各一员。

  • 羽林队主

    官名。北魏置。统带羽林军士,负责宫廷侍卫。

  • 防军

    清代后期驻防的勇营军队。清制于八旗、绿营以外另行招募成营的军队,其士兵称为“勇”,以与经制的“兵”相区别,乾隆、嘉庆时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时,暂募勇营,事后即行撤销。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而编练的

  • 史官

    掌管保藏国家典籍、记录王命、著述历史的官员。殷朝史官有作册。周朝王室有太史、内史。诸侯王国亦有国史,称南史、左史、御史等。《周礼·春官》又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六官所属职官都有史。秦汉以后历

  • 上都利贞库

    官署名。元朝置。设于成宗元贞元年(1295),掌饮膳好事金银,隶宣政院。置提领、副使各一员,秩从七品。官署名。元置,属宣政院,秩从七品。掌饮膳好事金银诸物。置提领、副使各一人。

  • 租庸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始置,以宇元融勾当租庸地税使,天宝二年(743)以陕郡太守韦坚兼知勾当租庸使, 天宝六载(747)杨慎加诸郡租庸使,代宗广德元年(763)考功郎中裴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