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天官

天官

①官署名。(1) 西魏、北周天官府简称。(2) 吏部别称。唐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至中宗神龙元年 (705) 吏部改名。后代即沿称吏部或其首长。(3) 太平天国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天、地、春、夏、秋、冬定名,天官即吏部。②官名。(1) 一说为商朝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的合称。(2) 《周礼》分设六官,以冢宰为天官,为百官之长。(3) 太平天国吏部正、又正、副、又副之官统称。(4) 太平天国朝内官天官正丞相、天官又正丞相、天官副丞相、天官又副丞相。又,女官中朝内官所设天官正、副丞相,亦称。③泛指百官,即天子之官。《后汉书·班固传》: “百官小吏曰天官。”


官名。1、周六官之一,为“天官冢宰”的省称。是周百官之长。《周礼·天官冢宰》:“惟王建国,辩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民为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

2、泛指百官。《后汉书·班固传》:“天官景从,祲威盛容。”注:“蔡邕《独断》曰:百官小吏曰天官。”

3、天官府的简称。北魏、北周时,天官府省称天官。

4、吏部的别称。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为天官,神龙元年复旧。后世也称吏部为天官,或称“吏部天官”。见《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太平天国仿古,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天地春夏秋冬名官,故天官即吏部。

5、官名合称。①指太平天国的吏部正、又正、副、又副。②指太平天国朝内官天官正丞相、天官又正丞相、天官副丞相,天官又副丞相。③指太平天国女官中朝内官之天官正、副丞相。

猜你喜欢

  • 总理乐部大臣

    官名。清置,为乐部长官,掌乐部之政令,由礼部满洲尚书一人兼理。其属有神乐署署正,正六品;署丞,从八品;协律郎,正八品;司乐,从九品;还有和声署署正、署丞,等等。见《历代职官表·乐部》。按:《清史稿·职

  • ①官名。商朝始置。甲骨文中数见“在某卫”之辞,即为商王派驻在殷都以外某地戍卫的武官。②行政区域。周朝置。指京畿以外五等地区。周制: 天子所居千里曰坼,其外每五百里为一服,有五服(分五等)、九服 (分九

  • 崇文观祭酒

    官名。三国魏明帝置。《三国志·王肃传》: “以常侍领秘书监,兼崇文观祭酒。”官名,三国魏明帝青龙四年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青龙四年)夏四月。置崇文观,征善属文者以充之。”《三国志·魏书·王

  • 外交部

    官署名。民国置,管国际交涉、在外侨民、居留外国人、及中外商业等事务。初设总务厅、政务司、通商司、交际司、条约司;后改置总务、国际、亚洲、欧美、情报五司。其长官初称总长、次长;后称部长、政务次长、常务次

  • 内行令

    官名。北魏置。为皇帝左右的侍从首领,在皇帝外出或游猎时亦随同前往。充任此职者有士人。亦有宦者,多由中散迁任。见《魏书·苟颓传》、《阉宫传》。

  • 南市令

    官名。南朝梁、陈置,与北市令分掌市肆税收。隶太府卿。

  • 副总兵

    官名。明朝置,为武臣职,位总兵下。无品级,无定员。皆以公、侯、伯、都督充任。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与主将同守一城为协守。出征时,总兵官总镇正兵,副总兵分领奇兵。武官名。明置,为总兵的副职

  • 粮长

    明朝乡间掌税粮征收之人。洪武四年(1371)始设于南直隶(今江苏、安徽二省)、浙江、江西等地,后向全国推广。大率以万石左右的税粮区为单位,择田粮多者充任。初为大户承充的优差,可以凭借职权欺压乡里,中饱

  • 咸阳令

    官名。秦以咸阳为京师,以内史掌治之,总领关中之地。所属咸阳县为治所在京师城内之县,置令。《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咸阳令阎乐。

  • 路軨

    官名,秦汉皆置,属太仆,有令、有丞掌乘舆路车、小马车。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