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天官府

天官府

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为六府之首。以大冢宰卿为长官,设小冢宰上大夫、天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掌管宫廷供奉、侍御、警卫及全国财政收支,赋役调发,百官俸给等事务。在下“五府总于天官”之诏时,成为最高行政机构,总管全国各项事务。领司会中大夫、宗师中大夫、左右宫伯中大夫、御正中大夫 (后置上大夫)、御伯中大夫(后改纳言中大夫)、膳部中大夫、太医下大夫、太府中大夫、计部中大夫、司内上士等属官,各司其职。武帝建德二年 (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府置四司,以下大夫为长官。宣帝即位后,复旧。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官署名。北周依《周礼》设置,掌宫廷事务与财货。长官为太宰,若被皇帝任命为执政官,则总摄其他五府,为六卿之首,称为大冢宰卿,小冢宰卿为其副职。属官有御正上大夫,司会、宗师、左右宫伯、纳言、膳部、计部等中大夫,太医下大夫,司内上士诸职。

猜你喜欢

  • 大室韦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边防官,统领大室韦部之兵马,长官为详稳,下设都监等官。属西北路总领司。

  • 巡阁道使

    使职名。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六月车驾次扶风郡后,将幸蜀,遂以韦谔为巡阁道使并先行。

  • 千户所

    官署名。元朝设于各路,置达鲁花赤一人,千户一人,隶于万户,下领百户所。并依所领军士分为上、中、下三等。七百人以上为上,五百人以上七百人以下为中,三百人以上五百人以下为下。明朝设于各卫下,隶于卫,设官正

  • 直言极谏科

    察举科目名,汉朝置此科,征求直言极谏之士为臣。《汉书·文帝纪》:“(十五年)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

  • 典礼院掌院学士

    官名。清末置,为典礼院的长官。见“典礼院”。

  • 门正

    官名。明朝皇宫诸门及各王府门官皆置,以宦官充任。皇宫各门置一人,正四品,王府一人,正六品,司晨昏启闭,关防出入。官名。掌管门关启闭之节及出入门者。《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十二年:“陈王纯时镇齐州,(杨)

  • 掖庭署令丞

    官名。北齐长秋寺所属有掖庭署,置令及丞为正副主官,所属有宫教博士二人。唐改掖庭局,属内侍省,掌宫人簿帐、女工。

  • 征庸

    应征出仕。《尚书·虞书·舜典》: “舜三十征庸”。孔安国传:“言其始见试用。”

  • 审定处

    官署名。清末学务大臣所辖六处之一。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置总办一人,帮办数人。负责审定各学堂教科书、参考书,检查私家撰述,刊布有关学务之书籍报章。三十二年,并入学部。

  • 余子啬夫

    官名。战国置。余子,嫡长子之弟,亦称众子或庶子。余子啬夫,管束和役使余子的长官。三晋官印《簠斋古印集》第四三号:“余子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