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银库
官署名。明正统七年(1442)置,隶户部。置大使、副使各一人。嘉靖(1522—1566)革副使。掌贮赋税折银及援例上纳银两。
官库名。明置,属户部。专掌储银。初太仓中库积银八百余万两,续收者贮之两庑,以便支发,而中库不动。于是称中库为老库,两庑为外库,初时置大使、副使各一人,嘉靖中裁革副使。太仓银库由户部员外郎、主事主管,而以给事中巡视。嘉靖中规定两月一报出纳之数。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另拨户部主事一人陪库,每日偕管库主事收放银两。季终更替。
官署名。明正统七年(1442)置,隶户部。置大使、副使各一人。嘉靖(1522—1566)革副使。掌贮赋税折银及援例上纳银两。
官库名。明置,属户部。专掌储银。初太仓中库积银八百余万两,续收者贮之两庑,以便支发,而中库不动。于是称中库为老库,两庑为外库,初时置大使、副使各一人,嘉靖中裁革副使。太仓银库由户部员外郎、主事主管,而以给事中巡视。嘉靖中规定两月一报出纳之数。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另拨户部主事一人陪库,每日偕管库主事收放银两。季终更替。
官名。汉设此官,初属治粟内史,后属大司农,有长,有丞,主均输,管盐铁,榷酒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治粟内史》:“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
官文书名。宋朝皇帝遣使慰问群臣、进贡使者,或有所赐与,由翰林学土撰“口宣”。采用四六句文体,文首多云“有敕”。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蕃部次官,佐蕃部中大夫掌诸侯朝觐的礼仪。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 ,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蕃部长官,称蕃部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府中大夫后,仍为
见“诏”①。
官名。明朝顺天府崇文门税课分司官员。永乐(1403—1424)初置,一人,不入流。掌征收商税之事。
官名。战国置。掌周王室酒政。《增订洛阳金村古墓聚英》第四五图·1银俑刻铭:“右受”,“中府,右酒”。
官制用语。明朝凡幼童、白丁和商贾以捐纳而得入监为监生者称俊秀。或称“例生”。大都不入国子监读书,只候凭票选官。清朝专指汉人无“出身”而入仕者。武生行伍就文职者亦视于此。其捐输官职,止授从九品或未入流。
官署名。元朝设于文宗天历二年(1329)正月,秩从二品,掌左钦察卫、右钦察卫、龙翊卫三支钦察卫军。次年六月,改为大都督府。
官名。又称“大理”。春秋战国齐置。掌刑狱。《管子·小匡》: “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为大司理。”
唐朝皇帝每日御殿见群臣,称常参,后泛称定时入朝为常参。宋朝常朝日,参见皇帝、问候起居,称常参起居,省称常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