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庙署

太庙署

官署名。北齐置,隶太常寺,掌郊庙社稷等事,有令、丞,兼领郊祠、崇虚二局丞,掌五郊群神、五岳四渎神祀及道士簿帐等事。隋朝有令、丞等;炀帝大业三年(607)增置阴室丞,守视阴室。唐朝有令、丞,掌宗庙开阖、洒扫、释奠之礼,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改为清庙台,中宗神龙元年(705)复为太庙,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废署,以太常少卿一人知其事; 次年以陵寝、宗庙事,隶宗正寺,天宝十二载(753)又隶太常寺,肃宗至德二年(757)又隶宗正寺,代宗永泰元年(765)又隶太常寺,大历二年(767)复隶宗正寺。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太常寺置署,有令、丞、直长,兼提举庆元、明德、永祚三宫,其令、丞兼廪牺署令、丞事。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于太常礼院置,秩从六品,掌宗庙行礼,兼廪牺署事,有令、丞。


官署名。掌太庙事,其官有令、丞。北齐太庙署,兼领郊祠,掌五郊群神事。见《隋书·百官中·太常》。隋承北齐制,见《隋书·百官下·太常寺》。金代太庙署,掌太庙、衍庆、坤宁宫殿神御诸物,提控诸门关键,兼廪牺署令事,还兼提举庆元、明德、永祚三宫。见《金史·百官一·太常寺·太庙署》。元代太庙署也属太常寺,掌宗庙行礼,兼廪牺署事。见《元史·百官四·太常礼仪院·太庙署》。

猜你喜欢

  • 尚食丞

    官名。北齐门下省尚食局副长官,佐尚食典御总知御膳事。员四人,从七品。时又有“中尚食丞”。

  • 虎贲都尉

    官名。金代设此军官,从三品。原名总领,后改名为都尉。详见“虎威都尉”条。

  • 主管右春坊事

    官名。宋朝置为东宫属官,以内侍兼任。官名。宋置,见“右春坊”。

  • 押队

    宋朝军职名。北宋时,军队作战或教阅,编排队列,临时设置。神宗行将兵法及结队法,每二十队差押队使臣一人,简称押队,地位次于正将、副将。北宋末至南宋,置为队的头领之一,战斗时引领全队作战。宋军职名。北宋神

  • 太极都将

    官名。北魏置。《魏书·李叔虎传》:“(叔虎)后兼散骑侍郎、太极都将。事讫,除高阳太守。”

  • 仪同三司

    ①谓官非三公而仪制待遇同于三司(三公)。《后汉书·邓骘传》:东汉殇帝“延平元年(106),拜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始自骘也。”魏晋时期,授予开府位从三公之文武官。南北朝授予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官号。

  • 协理大臣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之副长官。又称“内阁协理大臣”。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始置。一或二人,特简。为国务大臣副领袖。掌佐总理大臣辅弼皇帝,总理政务。总理大臣因事未能到阁,得代为办理。九月,省

  • 牙门

    ①官名。即“牙门将”的省称。②麴氏高昌国官员议事处所。《周书·高昌传》:“官人虽有列位,并无曹府,唯每旦集于牙门评议众事。”③官员办公府署的别称。即衙门。《北史·宋隐传》:“(宋世良为清河郡太守,)每

  • 驾部郎官

    驾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 街官

    官名。唐设此官,掌巡察街道。唐张籍《沙隄行呈裴相公》诗:“街官闾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