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禧宗禋院

太禧宗禋院

官署名。秩从一品,掌祭祀。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由太禧院改置。设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六员,同知兼佐仪神御殿事二员,副使兼奉赞神御殿事二员,佥院兼祗承神御殿事二员,同佥兼肃治神御殿事二员,院判兼供应神御殿事二员,断事官四员,客省使、副使各一员。下辖隆禧、会福等总管府。顺帝至元六年(1340)十二月罢。


官署名。元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合并会福、殊详二院置太禧院。次年,改名太禧宗禋院,秩从一品,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讳忌日辰禋享礼典。置院使、同知、副使、佥院、同签、院判、参议、经历、都事、管勾、照磨等官,属吏有掾史、译史、知印、怯里马赤、宣使;此外并有断事官、客省司大使、副使。领隆禧总管府、会福总管府、崇祥总管府、隆祥使司、寿福总管府,分掌诸僧寺钱粮出纳、营缮诸务。顺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十二月废。

猜你喜欢

  • 武谕

    武学谕简称。

  • 五甲

    官制用语。宋朝经殿试合格进士的等级。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0 )殿试进士,始分三甲取士。其后虽多分为三甲,但有时亦不分甲,有时则分二甲或五甲。分五甲时,此为最低一等,赐同进士出身。元、明以后,固定

  • 外务大臣

    官名。清置,为外务部长官,掌管国际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民,以慎邦交等。其佐官有副大臣、左右丞、左右参议、参事;其属有司务和郎中、员外郎、主事。见《清史稿·职官六·外务部》。官名。清宣统三年(公元19

  • 京师大学堂

    清末所设之新式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置管理京师大学堂事务大臣一人,总教习一人。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停办。二十八年复校,增设预备科 (政科、艺科)

  • 训方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职方中大夫训方中士佐官,正一命。

  • 掌印监察御史

    官名。清朝都察院属官。初,十五道中仅河南、江南、浙江、山东、山西、陕西六道授给印信,其掌印者称掌道,一般监察御史称协道;湖广、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八道为不给印的空衔坐道,由六道掌道

  • 省会警察局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七月二十五日行政院公布《各级警察机关编制纲要》规定各省省会地方应设省会警察局,受省警务处或民政厅的指挥、监督,掌省会警察事务。依照同年十二月二十六

  • 典翼乐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翼王府,员额一百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乐”。

  • 大都规运提点所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1291),秩正四品,隶宣政院。置达鲁花赤、提点、大使、副使各一员。官署名。元宣政院所属有大都规运提点所与上都规运提点所各一,秩正四品。每所置达鲁花赤、提点、大使、副

  • 河西行御史台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由畏兀儿提刑按察司升立,设官、职掌与御史台略同。置台永昌路(今甘肃永昌),监治河西地区和畏兀儿地区。二十年,省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