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奏折

奏折

文书名。上行文。又称奏帖、折子。清朝中、后期高级职官向皇帝奏事时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文书。始行于康熙二、三十年代(或云创行于顺治时)。当时皇帝为准确了解下情,特命个别亲近臣僚用密折奏事,附于请安折内,专差送京,皇帝亲自拆阅批示。康熙五十年代以后,使用渐广。雍正(1723—1735)时开始普遍使用。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题为奏,废止题本后,遂成为唯一的奏陈文书。定制,在京文职京堂以上、武职副都统以上,在外文职布按二司以上、武职总兵以上、驻防总管城守尉以上,以及科道官等,均有递折之权。所上之折或及专差,或通过驿递直接送达宫廷,经奏事处呈进,皇帝亲自处理批示。凡经朱批之折,均发交原奏人执行,完毕后必须定期缴回内廷保存,同时,军机处均录副,以备发抄和存档。录副奏折每半月一包,是为“月折包”。少数奏折因事涉机密,或因内容系风闻无据,或因具奏人请求,皇帝不做批示,而留存宫中,谓之“留中”。留中折不录副,不发抄,过后以原折(一般裁去具奏人衔名)交军机处与录副奏折一起存档。

猜你喜欢

  • 司田大夫

    官名。即屯田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屯田郎中。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屯田郎中为司田大夫。咸亨元年复旧。见《通典·职官五·工部尚书》,参看“屯田郎中”条。

  • 起居注

    官名。掌侍从皇帝起居,记录其言行。周代由左史右史负责记录,汉代由宫中女史记录;晋由著作郎兼任;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又别置修起居注二人;隋朝在内史省置起居舍人二员;唐宋在门下省置起居郎,在中书省置起居舍人

  • 东八作使

    见“八作使”。官名。宋置,见“八作使”。

  • 侍左员外郎

    官名。宋朝吏部侍郎左选置,参掌本选之事。参见“侍郎左选”。

  • 馆选

    任官制度。明洪武十八年(1385)定。即选进士为庶吉士之制。永乐二年(1404)以庶吉士隶翰林院,遂有馆选之名。清沿明制,凡选庶吉士均曰馆选。初由新进士中直接选拔。雍正元年(1723)后,改以朝考选庶

  • 大理寺都典簿

    官名。明建文(1399—1402)初改大理寺司务置,二人,从九品。仍掌出纳文移。成祖朱棣即位,复称司务。

  • 式道左候

    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秩六百石,有丞。皇帝车驾出,掌清道; 还,持麾至宫门,宫门乃开。东汉省。官名,车驾出时掌清道,还时持麾至宫门,宫门乃开。参看“式道候”条。

  • 牧民

    治理民众。以牧人养畜,比喻人君或官吏管理民众。《管子·牧民》: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 初等职官

    官制用语。宋朝幕职官四等之第二等。包括防御推官、团练推官、军事推官、军监判官等。宋初选人第四阶本官阶的通称。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改称从事郎。

  • 佥徽政院事

    官名。元置,为徽政院的佐官。见“徽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