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箴左右
官名。十六国前秦置,主规谏皇帝。《资治通鉴·东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 》: “(苻坚久猎不归,伶人王洛谏之)坚赐洛帛百匹,拜官箴左右,自是不复猎。”
官名。十六国前秦置,主规谏皇帝。《资治通鉴·东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 》: “(苻坚久猎不归,伶人王洛谏之)坚赐洛帛百匹,拜官箴左右,自是不复猎。”
官名,三国魏置,为郡太守的佐吏,掌郡的财政会计。《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犊民酉牧,年七十余,有至行,举为计曹掾;帝嘉之,特除郎中以显焉。”
官署名。金朝海陵王正隆三年 (1158) 于中都置钱监两所,东监名宝源,西监名宝丰,又在京兆置利用监,掌铸造正隆通宝。置监丞等职。
官 署名。渤海国置,有令、丞。
官名。金朝置。原为女真氏族长称号,建国后演变为军职百夫长称号。官名,也是部族组织名。《金史·百官三·诸猛安》:“诸谋克,从五品,掌抚辑军户、训练武艺。惟不管常平仓,余同县令。”
官名。元置,与主考共阅试卷。简称“同试官”或“同考官”,详见“同试官”条。
官名。秦朝始置。两汉因之,秩二百石,无员额,轮流宿卫,如三署郎中。西汉隶太子太傅、少傅,东汉隶太子少傅。太子阙位则隶少府。三国沿置。魏七品。晋朝置十六人,七品,职比散骑、中书侍郎,掌文章书记,初隶太子
官名合称。北魏明元帝泰常二年(417)置,指天部、地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大人。皆由诸公担任,下设三属官,处理国家日常政务,权位甚重。太武帝时复建尚书省,罢其官。
金代镇防军之一。由诸军中选取,轮流戍守西北。
官名。南诏官,与爽酋、勤齐共掌赋税。
官场用语。宋朝官员建立功勋,朝廷特予升迁官职、差遣,称为旌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