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官名。殷周置。武官。掌戍边及征伐。《甲骨文合集》第二七九七二片:“其乎(呼)戍御羌方”。《询簋铭》:“成周走亚、戍。”②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南北朝置,多设于边境军事要地。以戍主为长官,下设戍副、戍将、掾、队主、队副等,有的戍还设有驿将。管理辖区内的军务,拱卫边防。隶属于州,在北魏设镇之处则隶属于镇。北齐以后分上、中、下三等。隋朝仅设于边防,属镇,各戍皆设戍主、副。唐初沿置,五十防人为上戍,三十防人为中戍,不及三十防人为下戍。唯上戍设戍副,并有佐一人,史一人,中戍设史二人,下戍史一人。中叶以后,内地方镇亦置,其员颇有增减。


官名。商代设置,掌督率“”、“众”从事守边和征伐。见于甲骨卜辞。

猜你喜欢

  • 黄閤主簿

    官名。据《后汉书·百官一》记载,东汉太尉属官有黄閤主簿,省录府内众事。

  • 降级

    公务员降罚方式之一。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前规定,降级指降低公务员的级别(包括降等)。凡公务员考绩总成绩列在六等者,得降级、降等使用。抗日战争时期又规定,公务员考绩总分数不满六十分者,降一级;平时考绩有大过

  • 宿直小将军

    官名。辽置, 见“宿直司”。

  • 州户曹掾史

    州分职吏名。北齐司州于户曹从事之下置户曹掾及户曹史,佐助从事掌理民户之事;外州不置户曹从事,以户曹掾与史掌理曹务。

  • 大令

    县令、知县的别称、尊称。龚自珍《定盦续集》三《识某大令集尾》: “大令为儒,非能躬行实践,平易质直也。”汉朝以后,县的长官一般称令。大令,是对县令的尊称。清朝龚自珍《识某大令集尾》:“某大令,我不暇与

  • 成和郎

    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军器库副使置,为医官阶官,从七品。金朝为从七品下阶太医官。元朝为从六品太医散官。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太医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七品下,称成和郎。

  • 农务司郎中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定额三人,正五品,奏补。掌综理全司事务。

  • 东北路都统所

    即“东北面行军都统所”。

  • 耶鲁碗斡鲁朵

    即“积庆宫”。

  • 常秩

    常设之官职。又指官职禄位。《左传·文公六年》: “委之常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