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制用语。指按照一定礼仪和手续授与官职或名义。


任命官员。战国时期,国君任命官员称为拜。汉代称正式任命官员为拜或除。“”含有尊重之意,一般属于初任。《史记·淮阴侯列传》说:“至拜大将,乃信也,一军皆惊”。后世多指高级官员的任命,如拜相。

猜你喜欢

  • 巡防队哨长

    官名。清末各省巡防队各哨副长官。光绪三十一年(1905)后改各省旧军为巡防队。三十三年定制,分五路驻防,每路辖步马队若干营,营辖中、左、右三哨。每哨设哨长一人为副长官,佐哨官管理全哨事务。

  • 职事教谕

    见“教谕”。

  • 省掣验局

    官署名。清末置于产盐省份,商人有贩盐之特权者,运盐到埠头,由掣验局令其抽签,以定发售之先后,故有此名。

  • 河东北路转运司

    官署名。金朝置。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置于太原。长官为转运使,秩正三品。下设同知转运使、副转运使、户籍判官等职。参见“转运司”。

  • 外夷通事

    官名。明洪武三十年(1397)置,隶鸿胪寺。以掌接待外国使臣及边远少数民族来朝之事。

  • 尚书仪曹郎

    参见“仪曹郎”。

  • 长乐户将

    官名,汉置,掌守卫长乐宫门户,属长乐卫尉。《后汉书·百官四·大长秋》:“长乐又有卫尉,仆为太仆,皆二千石。”长乐卫尉的属官有丞、户将等。《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尹更始为谏大夫,长乐户将。”官名。

  • 督催所

    官署名。清朝六部及理藩院、都察院、光禄寺等中央各部院卿寺衙门所属办事机构之一。掌理督催诸司、署、处所办事项或应题应奏之件,皆须依照例限或分别规定期限办结,按月奏销。由本部堂官酌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属

  • 绦作

    官署名。明朝宦官所掌内府衙门之一。隶属御用监,设掌作一员,协同无定员。掌造各色兜罗绒及诸绦绶之类。宫廷祗应机构。明置,又名洗帛厂,属御用监。掌织造各色兜罗绒及诸绦绶。设掌作内官一人,协同内官数十人。

  • 大行台尚书

    官名。北魏、东魏、西魏、唐朝置。属大行台。如分曹理事,则冠以曹名,如大行台吏部尚书、大行台度支尚书等。唐初设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兵部、民部、工部尚书各一人,正四品。高祖武德八年 (625),废陕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