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提举

提举

官名。宋朝始置,“提举常平官”简称,亦为差遣名目,如提举保甲、提举弓箭手等。元朝置为诸提举司长官,如提举左八作、提举都城所、提举富宁库、田赋提举司、织染人匠提举司、都提举万亿宝源库等均置。并多置同提举、副提举等。明沿元制,如盐课提举司、宝钞提举司、市舶提举司、大通关提举司等均置。清除沿置为盐课提举司长官外,文渊阁亦置。又,道官亦设提举,分掌道教事务。道光元年(1821)定为从六品,依例升迁提点,缺出由副理、赞教升补。


官名,意思是“掌管”。宋朝枢密院编修敕令所设提举,为该所长官以丞相兼任。见《宋史·职官二·编修敕令所》。元代也置此官,或正五品,或从五品,或正六品,为掌管专门事务的官员。还有都提举,位在提举之上,多为正四品。如保定织染提举司、大名人匠提举司、永平路纹锦等局提举司等,都以提举为长官。都提举万亿宝源库、都提举万亿广源库、都提举万亿绮源库、都提举万亿赋源库等,皆以都提举为该库长官,提举为之副贰。见《元史·百官一》。明代盐课提举司、市舶提举司等,皆以提举为长官,前者掌盐池之事,后者掌海外诸蕃朝贡市易之事。见《明史·职官四》。工部所属大通关提举司也是以提举为长官。见《明史·职官一·工部》。

猜你喜欢

  • 左宗正

    官名。明清宗人府之副长官。分掌皇族属籍、纂修玉牒之事。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设,左、右各一人,位宗人令下。以勋戚大臣兼充,正一品。清顺治九年 (1652) 沿设,左、右各一人,位宗令下。初由亲

  • 南京吏科给事中

    官名。明朝永乐(1403—1424)时迁都北京,于南京官置,一人,从七品,仍掌司言责,纠劾百官,稽察南京吏部之事。

  • 小司射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司射司次官,佐司射下大夫掌本司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见“司射下大夫”。

  • 左右掖

    军营官署名。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于京营五军、神机二营分置。各设管掖官,称坐营,以勋臣充任,掌管左、右两掖军马,平日驻训,战时从征。

  • 堂谢

    官场用语。宋朝官员新授官职,除朝见皇帝谢恩外,又赴政事堂向宰相、执政致谢,称堂谢。宋制,官员新授官职,除了朝见皇帝谢恩之外,并须赴政事堂向宰执致谢,称为堂谢。

  • 宁寿宫陈设处

    宁寿宫管理机构。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置,属内务府,掌宁寿宫的陈设、清扫等事。设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主事、委署主事各一人,笔帖式三人,书吏一人。乾隆为太上皇时即居于此宫。嘉庆四年(公元1799

  • 典艹中士

    官名。 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艹人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典艹下士以佐其职。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升人”。

  • 谋臣

    即谋略之臣,掌顾问应对。《史记·淮阴侯列传》:“敌国破,谋臣亡。”

  • 按察分司

    官署名。参见“四十一道按察分司”。

  • 斛斗案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属三司度支部,由本部都孔目官以下领之, 掌两京仓廪积, 计度东京粮料、百官禄粟、厨料。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随三司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