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群百户
官名。见“牧群千户”。
官名。见“牧群千户”。
郡分职诸曹之一。《后汉书·百官志》记东汉公府有法曹,主邮驿科程事;汉代郡亦置此职,《隶释》五《巴郡太守张纳碑》有法曹掾与法曹史各一人,位在集曹与漕曹之间,可见郡国法曹职掌与公府同。魏晋以后郡法曹为与决
武散官名。明置,武官正二品,升授。武散官名。明置,为正二品升授之阶。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重建武学,置一员,兼任武学司书。
官名。北魏诸公府、将军府属官,一说即“墨曹参军”。
授官制度。文武见任官吏未经考察直接得授散阶,为本品最低一阶。
见“知城”。官名。宋代于诸州险要处置寨,与县同级,如麟州有太和寨。以寨官或知寨主管,掌招收士军,教习武艺,以防盗贼。凡杖罪以上并解本州,其余悉听决遣。金沿设知寨,秩从七品,其下设公使人均与县同,惟按户
官署名。元朝置。顺帝至元六年(1340)置。掌完者忽都皇后财赋等事,正二品。设院使六员,同知、佥院、同佥、院判各二员。将昭功万户府司属,集庆路钱粮并入,有司每年验数拨付资正院。正官皇后死后,册立完颜忽
北魏时记载将士军功勋劳的文书。详见“勋书”。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下。
官名。辽朝大内惕隐司主要官员之一。官名。辽代设大内惕隐司,掌管皇族四帐政教,其长官为大内惕隐、知大内惕隐事、大内惕隐都监,均为北面官。参看《辽史·百官志一·北面皇族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