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百工衙

百工衙

官署统称。太平天国管理百工技艺的生产机构。金田起义后不久即在军队中设置,咸丰三年(1853)定都天京 (今南京) 后,又加扩充。设于军中者,有典旗帜、典炮、典铅码、典红粉、典硝、典铁匠、典木匠、典竹匠、典绳索,分别负责生产各项军需。设于天京者,有典炮衙、典硝衙、旗帜衙、典织衙、缝衣衙、典金衙等数十种,分别负责军工、食品、服饰、建筑、交通、日用品等项的生产加工。


手工业生产机构。太平天国起义后不久在军队中设置。定都天京后又加以扩充,在天京建立各种由典官主管的典官衙,有记载可考的共三十九种,关于军事工业的有典炮、红粉、典铁、战船、弓箭、旗帜诸衙;有关食品业的有舂人、宰夫、豆腐、浆人、醯人、茶心、天茶诸衙;有关服用业的有织锦、绣锦、缝衣、角帽、金靴、梳篦、典妆诸衙;有关建筑业的有典木和油漆二衙;有关交通工具制造业有整舆、金龙船二衙,有关日用手工业品制造和修理的有典铜、典竹、典石、洋遮、钟表,风琴诸衙;有关印玺、器饰、货币造制业的有典金、玉器、铸钱诸衙;有关印制业有镌刻、刷书二衙;有关饰灯结彩的有结彩衙。这些典官衙因主管业务不同,其所辖各业的规模大小各异,人数亦多寡不一。组织不全依军制,不设军帅、师帅、旅帅,有百人则设一卒长,分辖四两司马,二百人则设两卒长。工匠的生活需用由圣库供给,其产品为圣库物资的重要来源。除天京外,军中亦设专理一军军需的军需工业。各衙的主管官员由指挥、总制或监军充任。

猜你喜欢

  • 二等通译官

    见“通译官”。

  • 直舍人院

    见“舍人院”。

  • 京师

    首都。始见于《诗经·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后世遂称首都为京师。秦以咸阳为京师,此后建为京师的,西汉为长安、东汉为洛阳,三国魏、蜀、吴分别为洛阳、成都与建业(今南京市)。西晋为洛阳,东晋

  • 中军大夫

    官名。春秋时晋国置。晋国军制分上、中、下三军,皆设大夫。中军大夫位在中军将、佐之下,侯长之上。佑助将、佐管理军务。《左传·宣公十二年》: “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先谷佐之”,“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

  • 文学史

    官名,汉朝郡国置,位在文学掾下,佐掾掌郡国学校和礼义教育等。参看“文学掾”条。

  • 太子司马督

    官名。汉末曹操设。三国魏六品,晋沿置。掌东宫宿卫。官名,汉朝末年曹操置,六品,掌东宫宿卫。晋沿置。

  • 鞍辔库副使

    官名。北宋初,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废。

  • 外城预审厅

    官署名。同“内城预审厅”,见该条。

  • 县正上士

    官名。西魏、北周置。地官部民部中大夫属官,佐县大夫下大夫掌本县事务,下设县正中士。正三命。

  • 左右司过

    官名。即左司过、右司过。掌纠君王过失。战国赵国设左右司过。《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年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参见“司过”。官名合称,即左司过和右司过的合称。掌纠正国君的过错。战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