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祠部郎中

祠部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祠部郎”互称,为尚书省祠部曹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定置为礼部祠部司长官,从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禋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名司禋郎中(一说改职祠郎中),肃宗至德二载(757)复旧。自天宝六载至至德三载,常以他官充祠祭使,主持本司事务。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不预司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为职事官,从六品。南宋初或兼领膳部,孝宗后省并。明初复置,正五品,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名“祠祭清吏司郎中”。参见“祠部”、“祠部郎”。


官名。唐朝设此官,他与员外郎共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噬、医药、僧尼簿籍等。不管道士,道士属宗正寺。宋朝以后都归祠部。参看“祠部”条和《新唐书·百官志一》。

猜你喜欢

  • 对换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注授差遣制度之一。又称对易、对替、两易、对移。凡官员因避亲嫌,或因罪被劾受轻罚者,得与其他官员换任。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亦称对移。官员因避亲嫌或因罪被劾受轻罚者, 得与其他官

  • 将校

    指将军和校尉。《后汉书·孝顺帝纪》:“癸卯,诏大将军、三公选武猛试用有效验任为将校者各一人。”宋代禁兵军官统称。亦称军校、军员。包括从厢的都指挥使到都一级的统兵官副兵马使、副都头。

  • 司稼寺卿

    官名。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复改司农寺为司稼寺,以司稼寺卿、少卿为正副长官。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为司农寺卿、少卿。

  • 贼曹掾属

    官名。见“公府贼曹”。

  • 开国公

    爵名。晋朝、南北朝、隋、唐为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省称。宋朝置为十二等封爵第六等,食邑二千户以上,位在开国郡公上。参见“开国郡公”、“开国县公”。

  • 史科

    科举常科科目之一。唐穆宗时始置,分为一史与三史两科,一史为《史记》、三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每史问大义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及第。宋沿置三史科, 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规定

  • 提督操江

    官名。明置,以副佥都御史任之,领上下江防之事。见《明史·职官四》。专差御史台。明置,以南京都察院副佥都御史充任,领上下江防之事。

  • 火房

    清朝一些部院衙门的内部机构。多隶于各司,以经承管理,负责办理火食。

  • 锁宿

    宋朝贡举考试中防止考官作弊的一项措施。太宗淳化三年(992) 省试,命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等权知贡举,命下即锁宿尚书省不得回私第,以防亲友请托。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令省试、解试考官锁宿。此后,

  • 知宗正丞

    见“宗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