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辅国大将军

辅国大将军

官名。新莽末刘永割据政权置,任其弟刘防为之。三国蜀后主景耀四年(261) 复置,迁尚书令董厥为之,与诸葛瞻共同辅政。三国魏末亦置,二品。西晋初,不置司马,不给官骑,王濬任职后,“诏依征、镇给五百、大车,增兵五百人为辅国营,给余骑百人,官骑百人,置司马。”(《晋书·王濬传》)二品,禄与特进同,如开府则位从公,进为一品。十六国西秦、后凉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二品下,二十三年改为二品。唐初为正二品武散官,太宗贞观(627—649)中改为从二品武散官。北宋前期为正二品武散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


杂号将军名,汉置,掌征伐。《后汉书·刘永传》:“永闻更始政乱,遂据国起兵,以弟防为辅国大将军。”三国蜀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瞻》:“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共平尚书事。”三国魏末也置。其后,晋、北魏等置。唐、宋为二品武散官。

猜你喜欢

  • 太仓少卿

    官名。北魏置。《魏书·官氏志》:“(孝文帝太和十五年)又置司空、主客、太仓、库部、都牧、太乐、虞曹、宫舆、复育少卿官。”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散实官

    隋朝以戎号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为散实官;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其开府仪同三司改升从一品,位次王公。

  • 行营都部署

    官名。宋朝初年,每大军出征则置为统帅,下设副都部署、都监、钤辖等官。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行营都总管。武官名。五代后梁时为行营都统的佐官(见“行营都统”条),后唐时亦置,则为总掌行营事务之官。《资治通

  • 将漕县令

    兼领漕务的县令。汉置,《汉书·卜式传》记卜式为成臯令,将漕最。”颜师古注:“为县令而又使(令)领漕,其课最上。”

  • 方宪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方宪中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 左拾遗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始置,员二人,从八品上,属门下省,掌供奉讽谏。天授二年 (691) 增至五人,后除授颇滥,有“拾遗平斗量”之讥。宋初多出领外任,或兼领别司,不专任谏职。太宗端拱元年

  • 土师

    官名。相传黄帝时有此官,《管子·五行》:“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奢龙辨乎东方,故使为土师。”一说土师即司空,见尹知章注。或说“土”为“工”字之, 工师在唐虞为共工, 在周官为

  • 奉天司员外郎

    即“奉天清吏司员外郎”。

  • 八司马

    麴氏高昌国吏部、祠部、库部、仓部、主客、礼部、民部、兵部司马的合称,是诸部的次官。分见各条。

  • 左右备身正都督

    官名。北齐置,皇帝侍从武官首领之一。属领左右府,下统左右备身副都督、左右备员五职、左右备身等,掌宿卫侍从。从四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