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通直散骑常侍

通直散骑常侍

官名。西晋武帝泰始十年(274)使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当值,故名。东晋增至四员。属散骑省。职同散骑常侍,参平尚书奏事,并掌讽谏、侍从,位颇重。南朝属集书省,多以衰老之士担任,地位渐低。梁武帝曾欲提高其地位,以比御史中丞,但终不被人所重,常为加官。梁十一班,陈四品、秩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亦置,员六人,属集书省。初定为三品下,太和二十三年改四品。北齐沿置,除集书省置六员外,集书省所辖起居省亦设一员,皆四品。隋初属门下省,掌值朝陪从,员四人,正四品,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正四品文散官,太宗贞观元年(627)废。参见“散骑常侍”。


官名。晋武帝泰始十年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故谓之通直散骑常侍;东晋置四人;掌侍从左右,规谏得失,不典事。其后宋齐梁陈北齐隋等朝皆置。见《晋书·职官志·通直散骑常侍》、《宋书·百官下·通直散骑常侍》、《南齐书·百官志》、《隋书·百官上·集书省》、《隋书·百官中·集书省》、《隋书·百官下·门下省》。

猜你喜欢

  • 催驱案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吏部尚书左选置。

  • 散骑将

    官名。西晋置,职掌不详。见《晋书·赵王伦传》。

  • 宣谕使司

    见“宣谕使”。官署名。宋置,为宣谕使的官署,简称宣谕司。北宋末年,始遣宣谕使至各路宣谕朝廷旨意,奏报各地弊政,事已即罢。绍兴初宣谕使职权渐重,至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虞允文、王之望相继任川陕宣

  • 熟状

    文书名。宋朝,中书遇事奏对,以白纸撰状,宰相押字,执政列具姓名,经皇帝亲阅,于状尾加盖御宝,并批“依”字,然后降外施行,称为熟状。

  • 御史大夫

    官名。①秦始皇始置,位仅次于左、右丞相,辅佐丞相处理全国政务,权重而秩尊。西汉沿置,仍为丞相副贰,秩中二千石,与丞相对称“二府”、“两府”,协调处理天下政务,而以监察、执法为主要职掌,为全国最高监察、

  • 集贤院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改丽正殿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简称集贤院,掌修书之事,置学士,以宰相及侍从官兼。宋初沿置,掌收藏、校勘典籍。与史馆、昭文馆合称三馆。设集贤殿大学士,由宰相兼; 集贤院

  • 国子监档子房

    清代国子监内部机构。掌办理满文奏折及往来文书,不设专职人员,由国子监堂官选派满、蒙助教及笔帖式数人管理。

  • 中御府

    官署名。即殿中省,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殿中省。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复置,秩正三品。掌皇后中宫财赋等事务,以中御卿为长官。大德四年(1300),改称中政院。官署名,汉

  • 岁升试

    宋朝学校考试名。县学生入学满三月,未犯上二等罚,许于次年正月赴州学补试,合格者补入州学外舍,因每年补试一次,故名。三赴此试不能升入州学者,即取消学籍。

  • 司禄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颁发官禄。《周礼·地官》: “司禄,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郑玄注: “主班禄。”贾公彦疏:“班禄者,用粟与之。司禄职次仓人,明是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