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部落联盟

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早期的部落联盟是以血统亲属关系为基础的几个部落结合起来的集团。联盟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卫,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联盟各部落是平等的,联盟议事会由各部落的首领组成,没有相应的组织分工,或仅有很简单的分工,除处理联盟部落之间的问题外,主要是应付对外的战争。母权制崩溃以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之间既有兼并,也有融合。传说中的西北地区的炎帝部落、北方地区的黄帝部落与东方地区的东夷部落,是远古中国大地上的主要部落。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分别沿着河流向东方发展,终于与东夷部落相遇而发生战争。先是东夷集团的蚩尤战败了炎帝后裔的共工部,接着共工部向黄帝求援,于是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发生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蚩尤被杀。这时还没有脱离原始共产制,都不能对战败部落进行奴役,所以在打败对方之后,要末结为平等的联盟,要末把他们驱逐出原有的住区,蚩尤对共工采取的是后一种办法,黄帝对东夷部落采取的是前一种办法,在杀死蚩尤之后,找出少皞来抚绥东夷,自然是结成联盟了。炎帝后裔的共工部落联合黄帝战败蚩尤之后,在结盟过程中,为争当部落联盟的首领,双方发生了战争,黄帝部落三战三胜之后,也没有把共工消灭掉,而是结成了联盟,共工部落改用黄帝部落的名称,而且在联盟中位在颛顼部落之下。炎黄两部落与蚩尤之间的循环战争和结成联盟,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促进了各氏族、部落之间及其内部的分工和交换,加速了社会阶级分化的过程;第二,促使不同氏族、部落之间融合,产生了华夏族;第三,从血缘部落发展为地域部落联盟,是氏族机构到国家的过渡形态。反映母权制崩溃以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之间兼并、融合关系的,是龙的崇拜的出现。龙是各氏族、部落用本氏族、部落图腾中最具有特征的部分共同融铸成的。龙的鹰爪是来源于以鸟为图腾的部落,虎掌来源于以猛兽为图腾的部落,蛇颈则是来源于以蛇为图腾的部落。龙的崇拜的出现,标志着由部落向国家迈进,离国家产生已经不远了。黄帝部落联盟之后,出现了融合炎黄与东夷三大部落集团文化的颛顼、帝喾时期,颛顼与帝喾两个部落联盟,虽还是属于前期部落联盟的性质,但阶级分化已经很明显了,部落联盟大酋长的职权也较前大为提高。龙被看作是大酋长的化身和部落联盟的保护神。龙的神性,正好象征着大酋长的权力: 《山海经·海内经》说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就是对大酋长权力的形象描写。随着部落联盟内部阶级分化的加深,部落联盟议事会也相应发生质变,由前期的民主性质蜕变为后期的贵族议事会性质。

猜你喜欢

  • 大司农少卿

    官名。北魏置。亦简称“司农少卿”。四品上。协助大司农管理租税园苑仓储。北齐改名“司农少卿”。元朝仁宗皇庆二年(1313)亦置,员二人,属大司农司,从二品。官名。元置,为大司农司的佐官,员额二人,从二品

  • 中宫尚书

    官名。东汉属大长秋。员五人,以宦者任之,秩六百石,主管皇后宫中文书。官名,汉置,为皇后官属,属大长秋,秩六百石,掌中宫文书。《后汉书·百官四》:“中宫尚书五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文书。”李祖楙

  • 大单于台

    官署名。十六国后燕慕客熙光始元年(401) 置。《晋书·慕客熙载记》:“改北燕台为大单于台,置左、右辅,位次尚书。”其职掌参见“大单于”。

  • 掌狄隶中士、下士

    官名。古代称北方少数民族为狄。《周礼》秋官之属有貉隶一百二十人,掌管征貉(东北夷人之一族)所获俘虏以为奴者,以供“服不氏”役使养兽。北周依《周礼》之制,置掌狄隶中士,正二命;掌狄隶下士,正一命。掌管俘

  • 史院

    宋朝国史院简称。

  • 左右旅贲倅长下士

    官名。见“左右旅贲率上士”。

  • 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见“提举常平官”。官名。宋置,掌常平、义仓免役之政令;掌给卖钞引,通商阜财,巡察所部,禁止私贩,按劾不法等。见《宋史·职官七·提举茶盐司》。

  • 锡命

    同“赐命”。君主对臣下赐予物品、爵位或官职的命令。《谷梁传·庄公元年》: “锡命非正也。”《公羊传·庄公元年》: 王使荣叔来赐桓公命。”

  • 西翼校尉

    官名。北魏置,职掌不详。常文通以南天水太守任此。

  • 防蛮别将

    官名。北魏置。统兵、驻广州,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