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官司

都官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兵部四司之一。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唐沿置,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都官郎中一人,从五品上; 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掌俘隶簿录,给衣粮医药,而理其诉免。凡反逆相坐,没其家口为官奴婢。一免者,一年三番役。再免为杂户,亦称官户,二年五番役。每番时间为一月。三免为良人。所属有主事二人,令史九人,书令史十二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宋初都官司置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的朝官充任,凡俘隶簿录给衣粮医药之事,均分领于他司,本司无职掌。元丰改制,始以郎中、员外郎管理本司职务,掌在京各司无选限公人的名籍及其补换、更替,依条制据其功过展减磨勘,注册登记各地编配、羁管人员名籍。隆兴初,诏以都官司兼比部、司门二司之事。司内分五案:差次案,磨勘案,吏籍案,配隶案,知杂案,各因其名而治其事。置吏十二人。金元六部不分司。明清刑部以地域分司,均不设都官司。

猜你喜欢

  • 西京路兵马都部署司

    官署名。金朝地方统军机构。设于大同府。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改西京路兵马都总管府。

  • 左部督

    官名。① 三国吴置,即“武昌左部督”。② 西晋武帝时匈奴单于刘猛麾下置。《晋书·北狄传》:“(何桢) 乃潜诱 (刘) 猛左部督李恪杀猛,于是匈奴震服,积年不敢复反。”官名。1、三国吴置,孙权把武昌

  • 寄信

    即“廷寄”。

  • 相威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置。时有相威将军李棽,见《汉书·王莽传》。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凡将军皆掌征伐。李棽曾任此将军。见《汉书·王莽传》。

  • 成全郎

    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军器库副使置,为医官阶官,从七品。金朝为正八品下阶太医官。元朝正七品,为太医散官。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太医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八品下,称成全郎

  • 百篇举

    贡举科目名。唐朝设,应试者一日内撰诗百篇即中选。宋朝有求试者即命试。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皇帝亲试求试士人,仅成数十首,为激励后学,仍赐及第。真宗景德三年(1006)废。

  • 官制用语。指按照一定礼仪和手续授与官职或名义。任命官员。战国时期,国君任命官员称为拜。汉代称正式任命官员为拜或除。“拜”含有尊重之意,一般属于初任。《史记·淮阴侯列传》说:“至拜大将,乃信也,一军皆惊

  • 蒙藏事务局总裁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蒙藏事务局的长官,见“蒙藏事务局”。

  • 铁局总局

    官署名。清末邮传部直辖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邮传部提调处设。掌官办铁路行政事宜,凡借款各路交涉、建设、保存、运输各事均属之。置局长一人,提调二人,副提调一人,下设建设、计理、考工、统计四课。

  • 将作寺丞

    官名。北齐置,为将作寺的副长官。见“将作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