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街仗司
官署名。宋朝置,下设左右金吾引驾仗,掌殿内宿卫,车驾巡幸勘箭喝探之事及送诸道节度使旌节; 左右街司,掌街鼓警场清道,巡徼街市,纠视违犯。设判街、仗司官各一人,皆以将军以上充任。其属有左右仗孔目、勾押、引驾官、都押衙、勾画、都知、节级、知箭、门仗官、探头,左右街司孔目、表奏官。兵士各一百二十人。太宗至道元年(995),设左右金吾都监,以诸司副使及三班使臣充任。仁宗时,又有勾当左右金吾街仗公事。北宋隶卫尉寺。南宋并归兵部,设干办左右金吾街仗司为长官,以大使臣充任。
官署名。宋朝置,下设左右金吾引驾仗,掌殿内宿卫,车驾巡幸勘箭喝探之事及送诸道节度使旌节; 左右街司,掌街鼓警场清道,巡徼街市,纠视违犯。设判街、仗司官各一人,皆以将军以上充任。其属有左右仗孔目、勾押、引驾官、都押衙、勾画、都知、节级、知箭、门仗官、探头,左右街司孔目、表奏官。兵士各一百二十人。太宗至道元年(995),设左右金吾都监,以诸司副使及三班使臣充任。仁宗时,又有勾当左右金吾街仗公事。北宋隶卫尉寺。南宋并归兵部,设干办左右金吾街仗司为长官,以大使臣充任。
官署名。清朝礼部所属之办事机构。由本部堂官酌委所属司员管理库事,无定员。贮藏各省解部试卷,各处交回旧印、封王全册与赏寿民、寿妇缎匹银两等项。宣统三年(1911)改隶典礼院。
赴官任职。《商君书·定公》:“天子则各主法令之,皆降受命,发官。”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石烈相当于县级建制,石烈辛衮即为石烈之长。
东宫武官名。金置,属詹事院。秩正六品,掌门卫禁钥。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注授差遣的一种方式。边远地区官员满任后,许免赴京参选,由转运司立格就地注授,称就注。
官名。西晋置。国家牧场中的低级官吏,亦称牧率,掌苑马的牧养。见《晋书·石勒载记下》。
官名。清朝土官名号之一。武职。四川、云南等省设有。正四品。管所辖之兵士,受地方武官约束。世袭,其承袭事隶兵部。详“土官”。土兵官名。清制,四川省置一人,驻越嵩厅松林地; 云南省置一人,驻镇边府大雅口。
官名。殿中省佐贰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殿内丞置,员二人,从五品上协助殿中监、少监处理本省日常事务,兼勾检稽失,省署抄目。高宗龙朔二年(662)随本省改名中御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北宋前
官署名。五代置于诸州,掌刑狱之事,设马步都虞侯,以牙校充任。宋太祖开宝六年(973)改司寇院。参见“马步司”。五代时州的审判机构之一。《唐六典》卷一记唐代各州司法参军的职务是“掌律令格式,鞫狱定刑”,
官名。清末地方州县佐治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革地方官制,始置。直隶州、直隶厅及州、县每处一人,奏补。掌理该州厅县农工商及交通事宜。官名。北洋政府设置,属县实业局,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