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量
官制用语。宋朝凡新任知州、通判上任,例需赴京,由皇帝亲自核其功过,察其人物,确堪任使,始许上任,称为铨量。新任之官若身在四川、两广,可特免赴京,令本路长官精加铨量。
宋制,凡新任知州、通判,上任前均须赴京师朝见皇帝, 辞别后赴任。实际是接受皇帝的审察。四川、两广离京师远,特免朝辞,只赴本路安抚司或制置司,皇帝特命安抚使或制置使详加铨量,察其人物,核其功过,认为确能胜任,始准其赴任。
官制用语。宋朝凡新任知州、通判上任,例需赴京,由皇帝亲自核其功过,察其人物,确堪任使,始许上任,称为铨量。新任之官若身在四川、两广,可特免赴京,令本路长官精加铨量。
宋制,凡新任知州、通判,上任前均须赴京师朝见皇帝, 辞别后赴任。实际是接受皇帝的审察。四川、两广离京师远,特免朝辞,只赴本路安抚司或制置司,皇帝特命安抚使或制置使详加铨量,察其人物,核其功过,认为确能胜任,始准其赴任。
官名。即“四川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三代始置。殷、周、春秋沿置。王室为卿爵,诸侯国或卿爵、或大夫爵,为国君重要辅佐大臣之一。春秋鲁、宋等国又设大司寇、少司寇,郑国有野司寇。战国时或称邦司寇。主刑狱诘盗,督造兵器。西汉衰帝元寿元年(
官名。隋朝尚书省吏部司勋曹(司)长官,置二员,正六品上,文帝开皇三年(583)加为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司勋郎。官名。隋文帝置司勋侍郎,炀帝改为司勋郎。掌官吏勋级。见《通典·职官·吏部尚书
官名。即“行部尚书”。
官名。南朝梁、陈置,掌宫廷用马,属太仆卿。
官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员额二人,秩正六品,掌太后印玺。
官名。辽朝置,为东京都总管府长官,兼理辽阳府事。
官名。明教坊司所属有左右韶舞各一人,秩从九品,与左右司乐(品与韶舞同)共掌乐舞承应,以乐户充任。清初沿置。参见“和声署”。
官名。北魏置,在宫内讲授经书。《魏书·李灵传》:“灵以学优温谨, 选授高宗经。 后加建威将军、中散、内博士,赐爵高邑子。”
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位在法曹掾下,掌佐法曹掾主邮驿科程事。其后,魏晋等沿置,掌刑狱罪法事。隋以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