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门下吏

门下吏

泛指门下官吏,汉朝中央及地方长官均有门下吏,后世沿置。东晋和南朝州的军府也置功曹、主簿、录事、防阁等门下吏。


汉代至南北朝谓郡县亲近之吏。门下又称閤下,为府长官治事之所。汉代官府正门一般不轻易开启,府内人员日常均由旁门、小门出入,小门称为閤,故有“门下”或“閤下”之称。郡县属曹诸吏,除分职列曹如户、仓、金、尉等曹及司监察的督邮外,其余似均可冠“门下”为称。惟功曹总揽众务,又掌群吏赏罚之权,五官掾和廷掾职似功曹,故特称之为纲纪吏。其他如主簿为閤下群吏之长,职最亲近;主记室掾、史及录事职掌文书;门下督盗贼及门下贼曹职主侍卫;均属门下之职。议曹为亲近散吏,亦冠门下为称。郡县少府分别掌郡国守相的私藏和县的财政,奏曹虽为散吏,职近主记,虽不见冠门下为称,然其职亦近于门下。

猜你喜欢

  • 典农纲纪

    官名,即典农功曹,为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的属吏,掌屯田事。《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

  • ①表示官员等级的一种制度。三国魏始设,将主要官职分为九等,自第一品至第九品,依其品享受禄秩和其他待遇。晋、南朝宋、齐沿用,仅调整了某些官职的品级。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为班制,陈初遵梁制,后复

  • 荡魏将军

    官名。三国吴置,吕据自越骑校尉迁此。见《三国志·吕范传》。杂号将军名,三国吴置,掌帅军征伐或镇守。《三国志·吴书·吕据传》:“太元元年,大风,江水溢流,渐淹城门,权使视水,独见据使人取大船以备害。权嘉

  • 噶隆

    西藏官名,也译作噶伦或噶布伦。详见“噶 布伦”条。

  • 令状

    见“职令状”。

  • 次相

    官名。①少师、少傅、少保的别称,以其位居宰辅之次,为次相之任。②御史大夫的别称。1、指御史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副相,即次相。《称谓录·都御史古

  • 典府长

    官名。隋朝诸王国置,各一员。唐朝亲王国各置二员,正九品下,掌府内杂事。

  • 京兆府狱

    监狱名。据《唐六典》记载,唐代于西京置京兆府狱,长安、万年两京县亦均有狱。京府、京县的监狱不仅由府尹、县令管辖,而且直接受朝廷监督,中央官员犯罪也常拘系于京兆狱。因此京府、京县的监狱兼具中央监狱和地方

  • 左民都令史

    官名。两晋以来尚书省置都令史八人,协助尚书左、右丞管理都省事务,监督诸曹尚书,参与政要,权任虽重,用人常轻。南朝梁始重其选,置殿中、吏部、金部、左民、中兵五都令史,武帝天监九年(510)诏令选用有才干

  • 工部饭银处

    清代工部内部机构。掌收支工部官员的饭食银两,设司员,由工部堂官在满、汉司员中委派,无固定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