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黄钺

黄钺

官制术语。指以黄金为装饰的斧,本为帝王征伐专用。《尚书·牧誓》: “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后成为皇帝出行时的仪仗。三国以后极少数重臣在出征时假授黄钺,为皇帝授予的最高恩赐。其拥有的权力大于使持节,可诛杀持节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宋书·百官志上》: “做黄钺,则专戮节将,非人臣常器矣。”北魏、东魏时亦有在重臣死后,追赐假黄钺者。


官制用语。钺,大斧;黄钺,用黄金做装饰的大斧。原为帝王征伐专用,《尚书·周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后来用作皇帝出行的仪仗。三国时魏授予极少数的重臣,为皇帝的最高恩赐,其权大于“使持节”,可诛杀镇守一方的“使持节”军事长官。《宋书·百官志上》:“(魏文帝黄初)三年上军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则总统外内诸军……江夏王义恭假黄钺,则专戮节将,非人臣常器矣。”其后,北魏、东魏重臣死后,也有追赐“假黄钺”的。

猜你喜欢

  • 国民代表大会

    北洋政府时期违反《临时约法》的非法议会之一。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十月八日,根据参政院的建议,袁世凯公布《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国民代表大会由国民代表组成,关于全国国民变更国体的请愿事件,由“

  • 内舍

    宋朝学校名。仁宗庆历四年 (1044) ,太学内舍招生二百人,支给食钱。神宗熙宁四年 (1071),太学行三舍法,为三舍第二等,名额如旧。元丰二年(1079),增为三百人。哲宗元符二年 (1099)

  • 五官正

    官名合称。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 始置,即春官正、夏官正、秋官正、冬官正、中官正,员各一人,皆正五品上,掌司四时,观察气象变异,隶司天台。宋初隶司天监,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改隶

  • 留营司马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刘备置,以赵云为之,统领留守荆州军营事务。官名,三国刘备置,掌荆州留营事。《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先主入蜀,云留荆州。”注:“云别传曰:先主入益州,云领

  • 御前近侍

    官名。明朝宦官中置,为皇帝身边各种侍奉的宦官。尊卑不等,其中乾清宫管事,负责督理御用诸事; 打卯牌子,掌随朝捧剑。均位居司礼、东厂、提督、守备太监之次。御前牌子、媛殿、管柜子、赞礼、答应长随,当差听事

  • 王国礼乐长

    官名。东汉置,秩比四百石,《后汉书·百官志五》“本注”说:“主乐人”。

  • 管理钦天监事王大臣

    官名。清朝管理钦天监事务最高长官。乾隆十年(1745)设,特简。总领监务。钦天监原属礼部,至此,始为独立机构。官名。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设,地位在钦天监监正之上。参见“钦天监”。

  • 骁迅将军

    参见“十骁将军”。官名。梁置。为百号将军之一,拟官六品。见《隋书·百官上》。参看“骁雄将军”条。

  • 小司武大夫

    官名。北周置,亦称少司武。武帝宣政元年(578)未置司武上大夫前,佐司武中大夫掌宿卫军事,正四命; 其后则佐司武上大夫掌其事。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左武侍率

    官名。即太子左宗卫率,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改,唐高祖武德五年 (622) 复名左宗卫率。